绿叶扶疏,岐黄脉动——中医药文化在华夏大地绽放千年芳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中医药技能,传承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7月15日至7月2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先后前往青岛市宜昌社区、青岛四方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实践活动。从社区义诊的温暖人心,到教学课堂的智慧传递,再到街头巷尾的普及传播,团队致力于将中医药的种子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健康与和谐的花朵,让中医药的智慧之光照亮每一个家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健康之路更加光明。
以医者仁心,传递健康福音
活动首站到达青岛宜昌社区,团队成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灵活进行志愿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居民们把脉问诊,辨证施治。从腰酸腿疼到风寒感冒,每一份诊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居民们围坐一堂,聆听团队成员的讲解,感受着中医药的神奇魅力。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不仅解决了居民的健康问题,更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中医药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
图为“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为社区居民进行义诊
以知识为桥,连接古今智慧
7月15日-18日,团队先在青岛宜昌社区活动中心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一堂堂生动的中医药课程吸引了社区各个年龄段的参与者,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到草药的识别与应用,再到中医养生的日常实践,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文化之旅。而后,团队前往青岛四方小学进行中医药文化科普小讲堂,通过有趣的图画和视频带领同学们畅游中医药文化宝库。团队成员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鼓励大家将中医药的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实现自我保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医药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智慧。
图为“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正在认真备课
图为“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团队与青岛四方小学同学的合照
以行动为笔,绘就文化长卷
社区的街头巷尾,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从未停歇。7月19日-7月21日,团队成员手捧宣传册,穿梭于人群之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医药的健康理念传递给每一个路人。他们或在公园设立展台,展示传统草药标本,或在社区公告栏张贴健康小贴士,或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养生秘籍。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让中医药的种子在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图为“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发放宣传手册
“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历时7天,先后走访社区、学校、大街小巷,立足于加速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医药,这一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文化瑰宝,在华夏的土壤里找到了新的生长点。让我们携手,共同弘扬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之花,如晨曦中苏醒的瑰宝,绽放于华夏大地的每一寸沃土,以千年积淀的智慧之光,绘就一幅幅健康与和谐共生的壮丽画卷,让这份古老而璀璨的文化瑰宝,美化每一个心灵的角落,成为滋养万民福祉的不朽诗篇。
作者:UKS-3+N”医路“童”行志愿服务队伏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