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深知激活中华文化的价值,青年重在践行寻根问祖,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024年7月16日—7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寻根天水,逐梦中华”实践团前往麦积山、南郭寺、麦积民俗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钱币博物馆、伏羲城、天水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探索星罗棋布的文史遗迹,感受天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一站实践团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雕塑馆”,其开凿始于后秦时期,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等多个朝代,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风格各异的佛教艺术宝库。古时相传“砍尽南山柴,堆起麦积崖”, 即便在今时今日,那些悬崖之上交错的阶梯,依然被人们誉为“天梯”,之后实践团的队员们在麦积山下的广场倾听着当地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麦积山石窟文化知识,领略到中国古代宗教艺术和雕刻技术的高超成就。在天水市团委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沿着2号线登上石窟,在此过程中,实践团队员拾级而上,石胎泥塑庄严肃穆,每一座雕塑背后,都是一段绚烂的历史,在学习欣赏雕塑壁画之余,实践队员还与当地的游客对麦
积山文化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访谈:通过倾听当地讲解员的讲解,实践团队员感慨到:“麦积山石窟文化,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艺术的不朽丰碑,古人的智慧真的可以震惊到现代”。
图1 为讲解员为实践团人员讲解麦积山石窟文化。
随后,实践团来到“陇上第一名刹”-----南郭寺。“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这一首诗精妙绝伦、出神入化,写的正是陇上第一名刹南郭寺,首先,讲解员对南郭寺整体情况进行介绍,了解了杜甫诗,了解到杜甫在秦州起初是“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而后是“身世浮沉诗心浓,热肠满腹忧黎民”,最终“身死于世,情寄于史”的感人故事。为了能让实践团更充分地领略南郭寺这一文化瑰宝的魅力,共青团天水市委的老师引领着我们一同品尝北流泉的泉水。游览至于实践团更为深刻地知晓了春秋古柏的历史传奇。

图 2 为老师讲解春秋古柏传奇故事。
为更深入地了解与传承弘扬天水文化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团前往麦积民俗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钱币博物馆、伏羲城、天水市博物馆等多地开展实践学习。通过亲身感受博物馆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变发展,首站,实践团来到了麦积民俗馆,这里集中展示了麦积区乃至天水市的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在馆内,实践团成员们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传统农具、生活用具,聆听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故事,对天水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有了直观的认识。随后,实践团走进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这里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历史遗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天水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钱币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对中华货币史有了深入的了解。从古代的贝壳、布币、刀币到后来的铜钱、纸币,每一种货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反映了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的变迁。伏羲城,作为实践团的重要一站,不仅让成员们对伏羲文化有了全面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之情。在伏羲庙,他们瞻仰了伏羲塑像,了解了伏羲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最后,实践团在天水市博物馆结束了此次文化之旅。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还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让实践团成员们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活力与创新。

图 3 为实践团在天水市博物馆合影。

图 4 为实践团成员在麦积民俗馆赏戏曲。

图 5 为实践团在伏羲城合影。
这一系列的实践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