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怀远县7月30日电(通讯员 唐文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2024年7月5日-11日,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情深,乡野筑梦”志愿服务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王建平和曹大宇的带领下,前往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高阜镇青少年社会实践点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学理论,躬耕务农事
“三农情深,乡野筑梦”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来到了港口村村委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随后走进田间地头,亲自投入插秧工作,体验从“一根苗”到“一颗稻”再到“一碗米”的艰辛过程。这不仅是一次农耕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历练。
感悟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为积极学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志愿者们来到了红七军团指挥旧址开展红色走读活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透过那些黑白的照片、破旧的衣物、简陋的武器,志愿者们详细了解了高阜镇的红色历史,回顾了红七军团的战斗历程,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永远是中国青年的底色。
坚定文化自信,激扬中国力量
实践团前往高阜镇热敏灸体验中心,展开了一场充实而深刻的学习之旅。进入体验中心,团队成员们迫不及待地体验了热敏灸的神奇效果,而后纷纷感叹这项传统中医疗法的卓越之处,并被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震撼。随后,志愿者们聚集在一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热敏灸的技巧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了这一古老疗法的疗效与精髓。
自然魅力与人类智慧交相辉映,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珠璧联合
为深入了解当地特色产业,体验自然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团队踏上了前往资溪县竹科技博物馆的学习之旅,探索竹文化的丰富内涵。一进入博物馆,队员们便被那些位于传统竹工艺展区的精美竹编和精致竹雕深深吸引,随后,进入现代竹科技应用展区,各式各样的竹纤维材料和各类环保竹制品,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竹子在科技创新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此外,团队还前往参观了以竹文化为底蕴的未家美学馆和竺尚竹企业的车间。此次活动不仅为志愿者们提供了深入学习竹文化的机会,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思考。
童心港湾,暖心相伴
志愿服务团深入资溪县高阜镇童心港湾开展“12355,为青春护航”暑期自护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有效提升自护意识和能力。实践队伍从溺水的原因、如何预防溺水、如何进行自救以及如何救助他人等方面进行了宣传教育,并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生动形象的视频、精妙的互动问答有效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防溺水意识。防溺水讲解结束后,实践队伍开展了绘画、剪纸活动,通过全新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防溺水知识。
深入基层探农事,青春作为展风采
为深入了解高阜镇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团队进行了对高阜镇镇长的采访,主要内容涉及当地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以及该镇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这种交流不仅帮助学生们了解了当地农业政策和实际情况,还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对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解和关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具有深度和广度。
在本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三农情深,乡野筑梦”志愿服务团的队员们秉持着严谨、认真、笃实的实践态度,不断在理论学习中汲取精神营养,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作为,在实际行动中彰显江农风采,体现了新时代江农青年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