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三线足迹,传承奋斗精神

发布时间:2024-08-0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探寻三线足迹,传承奋斗精神

多彩大学生网天水7月15日电(通讯员 孙梓行)天水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条件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之一。为了深入学习三线精神,感悟工业力量,“寻根天水 逐梦中华”——兰州理工大学“职通未来”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走进天水工业博物馆和天水岷山军工博物馆,追寻那段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
天水工业博物馆,这座承载着城市工业记忆与辉煌成就的殿堂,静静地矗立在城市的一角,等待着人们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探寻其中的故事与精神。参观队伍在博物馆门口集结完毕后,有序
地踏入了这座充满魅力的知识宝库。


图为实践团队于天水工业博物馆前合照。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雄(供图)

在博物馆内,展出着一些过往的机械设备,在声光电设备的衬托下,使得这些机床更加炫酷,更加吸引人们的目光。而这些机械设备,大多都是天水岷山机械厂和天水星火机床厂所捐赠。在解放之后,天兰铁路的通车,结束了甘肃没有通行火车的历史,对于大西北的建设意义非凡,而在博物馆内,也有着被复原的当初的火车头和天水车站的样子,参观团队走进这个展区,仿佛是走进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位团队成员不禁感叹道:“当时正是因为有了天兰铁路,才使得天水的工业发展强上加强,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我查了一下资料,在技术不发达的那个年代,施工难度可想而知,而当时仅用了27个月便打通了这348公里的铁路,真的是一个奇迹啊!”
在博物馆中,有一个专门的展区为游客介绍了三线建设,它是毛主席的一个构想,也是历史的抉择。在1964年至1980年中,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几百万工人、知识分子、解放军军官和民工跋山涉水来到祖国的大西南、大西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搬迁和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为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展区中还有当时的工厂车间和办公室的场景复原图,也展出了许多工厂里常用的工具。参观过程中,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一位团队成员参观时激动地说:“看到这些具有年代的机器和场景,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我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将从事的行业感到无比自豪,也更加坚定了我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队于天水工业博物馆走廊合影。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雄(供图)

随后,我们来到了天水岷山军工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后,博物馆主要通过媒体、图片、雕塑等形式,介绍了岷山厂以及我国军工企业的在三线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无数建设者们在艰苦环境中展现出的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团队纷纷被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力更生”的三线精神深深打动,在博物馆内,为参观人员呈现了当年生产车间的生动画面,借助艺术的神奇力量,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劳动工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劳动场景。置身其中,眼前仿佛是前辈们泼洒汗水,辛勤劳动的场景;耳边仿佛响起了机器运转的轰鸣声。而岷山人在这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他们记录三线、建设三线、奉献三线的精神也成为了我们前进与奋斗的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于天水岷山军工博物馆大厅观看壁画与雕塑。多彩大学生网通讯员 李雄(供图)

在今天的参观中,参观团队看遍了天水市的工业发展史,也再次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峥嵘岁月。如今的生活比起那时,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当时那个年代每个人的不懈努力,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富强。通过这次活动,实践团队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前辈们为了国家的强盛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这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激励他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孙梓行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职通未来”志愿服务队
  • 追寻三线精神,探寻机械行业发展
  • 追寻三线精神,探寻机械行业发展
  • 为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兰州理工大学“寻根天水,逐梦中华”志愿服务队响应时代号召,积极探索党领导的现代化探索历程中
  • 08-02
  • 支教下乡,筑梦未来
  • 支教下乡,筑梦未来
  • 此次活动旨在为乡村儿童带来知识与希望,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更多有潜力的人才。
  • 08-02
  • 寻根天水,探寻企业发展
  • 寻根天水,探寻企业发展
  • 为探寻中国制造科技的天水力量,8月2日,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寻根天水、逐梦中华”社会实践团,心怀祖国机械制造事业发展的伟大
  • 08-02
  • 淮师学子三下乡:星辰闪烁,筑梦未来
  • 重外院学子三下乡:情系留守儿童,慰问温暖童心
  • 三下乡|山东政法学院“乡约青春 振兴鲁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行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