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4-07-3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31日电(通讯员 汤蓉)2024年7月31日,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微数学院红色记忆传承者队前往马鞍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马鞍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马鞍山市花山区濮塘镇,始建于1976年,为纪念39位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修建了纪念塔,是马鞍山市唯一的一处具有较大规模的安葬革命烈士遗骸的场所。
 
 
 
图为到达马鞍山濮塘革命烈士陵园时记录。实践队 吴昕怡 摄
  到达目的地时,映入眼帘的是层层叠起的阶梯,它们如同历史的篇章,一页页铺展开来,引领我们步入陵园中。越过台阶,我们看到的是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象征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永载史册。站在纪念碑前,我们仿佛可以听见历史的回响,眼前浮现的是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内心饱含的则是对他们的敬仰与怀念。
 
 
 
图为部分实践队员与纪念碑的合影。热心同学 左玉洁 摄
 
 
  环顾纪念碑,可以看到几块红板,上面记录的是有关烈士陵园的过往经历,通过它们,烈士陵园在我们心中的印象愈加清晰。再往前走,便看到了指向烈士墓区的标识,墓区内安葬着多位革命烈士,每一座烈士墓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它们是革命先烈们英勇事迹的见证。他们的故事虽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终身,这种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追求深深触动着当时正在参观的我们。
 
 
 
图为烈士墓区内场景。实践队 汤蓉 摄
 
 
 
 
图为烈士墓区内刘一鸿烈士之墓。实践队 龙佳怡 摄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一鸿亭,一鸿亭是为了纪念抗日英雄刘一鸿而建,它不仅具有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而且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
  在参观陵园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和崇高,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中,更体现在他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追求中。我们应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汤蓉、吴昕怡、胡倩、龙佳怡、吴思语、谢瑾华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
  • 聚焦新工科发展,共育新时代人才
  • 安徽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宣布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双方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
  • 07-31
  • 探秘华彩新能源: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 南京财经大学三下乡——新时代书香普法,阅读与法律知识的深度融合之旅
  • 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安信工“候鸟归巢”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
  • 三下乡|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普润乡村,化识为技”线下推普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