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江南风韵,思政华章”研学实践团正式启动
2024年7月5日,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江南风韵,思政华章”研学实践团在苏州大学米立方“一站式”学生社区举行了开团仪式暨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次江南文化研讨会。会议安排了社会实践的任务和接下来实地调研的流程,同时向同学们强调了研学期间的安全问题。在研讨会上同学们积极交流想法,踊跃发表建议,对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充满热情。
2024年7月6日,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江南风韵,思政华章”研学实践团前往苏州博物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活动。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地区文化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拥有着品类丰富的馆藏,一件件精致的藏品让人应接不暇。同时藏品背后的文化与历史底蕴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通过这次实地调研活动,同学们纷纷确定了自己的研学主题。苏州博物馆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自由组队前往留园、拙政园、寒山寺等地继续实地调研活动。
探访苏州博物馆,激发文化灵感
7月6日,实践团成员前往苏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地区文化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馆藏丰富,藏品琳琅满目。通过参观这些珍贵的藏品,同学们得到了丰富的灵感,纷纷确定了各自的研学主题。博物馆位于历史保护街区,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其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馆内的设计巧妙融合了周边的历史环境,延续了拙政园的风格,同时赋予了现代的诠释。
聚焦佛教文化,探讨传承发展
在本次文化实践中,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师生们分成多个小组,围绕不同主题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佛教文化在苏州乃至中国历史中的深远影响。同学们有幸目睹了北宋时期的铁观音雕塑和梵文经稿,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精湛技艺,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尊崇与信仰。
苏州博物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等,对古籍进行保护。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不仅为文物保存提供了科学方案,也为参观者带来了丰富的互动体验。学生们在观察和学习这些文物的过程中,对佛教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走进苏州园林,体验江南之美
为了切身体会苏州园林的韵味并深刻理解园林文化的内涵,实践团队还组织前往拙政园和留园进行参观学习。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以其布局精巧、景色秀丽而闻名,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主要景点包括远香堂、荷风四面亭和芙蓉榭等。留园则是由明代万历年间创建,园内分为东、中、西、北四部分,各具特色。学生们循着园中古道小桥,细心地探访这两座古园林,感受着江南水乡的园林艺术之美。
寒山寺探秘,体验科技与文化融合
部分学生选择前往寒山寺,继续对佛教与苏州文化进行深入研讨。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著名的佛教圣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寺庙以其宏伟的建筑、丰富的文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学者。
研究团成员按照各自的研究主题,对寒山寺的文物和建筑进行了细致鉴赏与学习。他们关注到寒山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传感器等,有效地保存了珍贵的古籍和文物。这一创新保护方式,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展示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学生们还注意到了寺庙在互动性设计上的巧妙之处。通过提供香火购买等方式,寺庙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体验,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游客的参与度,也使寺庙环境更加生动有趣。
结语
通过此次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研究能力,更深刻理解了苏州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魅力。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探索,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江南文化。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灵魂的升华,必将在同学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聚焦新工科发展,共育新时代人才
- 安徽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宣布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双方将优化课程体系,强化
-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