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巢湖“懿本图”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探访巢湖纸笺传承人刘靖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4-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深入学习巢湖非遗绘画类文化,对创作绘画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巢湖“懿本图”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团的一支小分队在队长姚磊的带领下于7 月 15 日清晨走进巢湖纸笺传承人刘靖的工作室,展开一场对非遗传承以及非遗文化纸笺的深度探索与交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纸笺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靖,在早年成功研制出质量上乘的粉蜡笺样纸,受到当时安徽省文房四宝研究所田恒铭所长赞赏,认为可与明清粉蜡笺媲美,他在2005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在采访伊始,姚磊率先抛出关于纸笺历史的问题。刘靖娓娓道来,讲述巢湖纸笺悠久而丰富的发展历程,其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末年,其伴随着造纸术的发明而诞生,是造纸术的补充和完善。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无数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同时,他向各成员展示出不同的纸笺,例如从古流传至今被恢复的纸笺有粉蜡笺、硬蜡笺、羊脑笺、流光笺、衍波笺、泥金笺、镜面笺、刻画笺和绢笺等以及再创新的一种珠光笺。他向各成员介绍道,当初在经验不足做纸笺时,用的是铜粉来仿金,过后很快就氧化变黑,所以通过不停的摸索和实践,找到现在所用的材料珠光粉,与此同时珠光笺现世,也是对非遗行业的一个伟大贡献。



       紧接着,姚磊询问到纸笺的制作过程。刘靖先生亲自示范并详细介绍,让各成员得以一窥其中奥秘,从原材料的挑选到精细的加工步骤,包括宣纸经过染色、拖粉、加蜡、亚光,其中染色工序是一定要细心,不能使纸张出现皱横以及刷色时要平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让各成员深刻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妙之处。当被问到为何从事传承非遗纸笺工作时,刘靖也说回到家乡接受父母的传承是一个巧合,但是他后面逐渐爱上这一行业,他将这一巧合默默坚持并且不断创新,他表示对纸笺的热爱源于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执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珍贵的非遗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最后,他强调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年轻人需要心平气和,深入学习传统工艺。同时,继续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纸笺的魅力。



       此次对刘靖的采访,不仅让各成员对巢湖纸笺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见识到巢湖非遗文化的璀璨,也让各成员看到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担当。(文/任飞扬 图/陶博涵 初审/姚磊 终审/许沙)
 
作者:任飞扬 来源: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 阳光能源助发展·智汇产业促振兴 ——巢湖学院“阳光智汇”团队赴金寨县开展光伏产业调研
  • “光农”融合促发展·共绘乡村新画卷 ——巢湖学院“阳光智汇”实践团队调研小南京村光伏产业园
  • 智驭健康,数绘关怀:医疗数字化服务在淄博大众医院的实践与传承
  • 携手同行,温情关怀——武昌理工学院校领导进行视察慰问
  • 河南科技大学“芍香益农”实践团:芍药开出“致富花”,铺就农民“增收路”
  • 武昌理工学院“青春筑梦”通城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旅游教育课程
  • 洛阳理工学院“星火筑梦”支教队三下乡:星火支教行,筑梦知识路
  • 武昌理工学院“青春筑梦”通城志愿服务队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课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