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镇的葱郁竹海间,隐藏着一段跨越五百年的辉煌历史——东溪窑遗址。近日,一支由青年学子组成的实践队,在龙山镇工作人员及东溪窑遗址负责人郭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追溯海丝遗迹、赓续中华文脉的探秘之旅。
实践队穿越蜿蜒山路,终抵封门坑东溪窑遗址。甫一踏入,一块历经沧桑的“石敢当”映入眼帘,它默默守护着这片曾是东溪窑工匠生活区的土地。尽管岁月无情,房屋已化为废墟,仅余零星石构件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但这一切却激发了实践队员们的无限遐想:房屋因瓷器的繁荣而兴起,又因时代的变迁而沉寂,瓷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在作坊区,郭老师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实践队穿越回那个瓷器制造的黄金时代。从开采原料、磨碎捣浆,到拉坯施釉、入窑烧制,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层层叠叠的作坊、散落一地的瓷器碎片,无不让人联想到当年窑厂的繁忙与兴盛,仿佛能听到那穿越时空的炉火声与工匠们的欢声笑语。

随后,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博物馆的“碧海云帆——漳州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馆”。在这里,他们亲眼见证了东溪窑青花瓷、米黄釉等精美瓷器的风采。这些瓷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热门商品,不仅满足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成为贵族们竞相追捧的艺术品。博物馆内还原的葡萄牙里斯本宫殿用瓷器装饰的屋顶,更是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明代中后期的漳州月港,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的民间海上贸易港口,其繁华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实践队跟随讲解员,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月港的兴盛与衰落。一艘艘商船扬帆起航,将中国的商品与文化带向世界各地,同时也将外国的“番货”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此次探秘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古雷港。作为中国八大深水良港之一,古雷港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古雷规划展示馆及智慧供应链操作室,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的力量,无数产品与文化交流在这里汇聚,再次书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青年如何发挥专业特长,走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此次参观调研留给实践队的重要课题。他们深知,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不仅要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更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