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厝塘村的商业发展和自建房的管理情况,佛山大学新航路护江队于7月8日来到凤新街道高厝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队伍与高厝塘村的第一书记庄英德和庄英新主任取得联系,以访谈的形式展开调研活动。
直面挑战,把商机蕴藏于绿色。高厝村位于潮州市区北部山区关口,交通条件十分有限。由于近年来对流经高厝村的韩江段保护度和关注度上升:2013年,对流经高厝村的韩江段进行全面清理;2012-2014年,许多靠韩江起沙为生的企业因为破坏了韩江的生态环境平衡而被制止,转而外出办厂。同时,二级水源保护区也建立起来,把污水进行二次处理后再排入湿地。高厝塘地理位置较偏、环境保护严格,这些条件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的商业发展。2017年开始,高厝村进行湿地公园的打造、第二期旅游道的建设,第三期休闲区域还在持续推进当中。这些措施是高厝村面对商业挑战积极采取的措施,将商机蕴藏于绿色之中,发展可持续经济。2017年评为全国绿色村庄,村貌的焕然一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赏,高厝村抓住机遇,打造湿地公园品牌的同时,在湿地公园打造特色“小火车”精品路线,开发喂鱼和脚踏船项目,并在湿地公园岸边修建了一些茶座供游客消费使用,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围绕湿地公园展开的一系列商业活动是应对高厝村发展商业的挑战的良好开端,高厝村把商机蕴藏于绿色之中,打造精品绿色商业品牌。

图为庄书记在介绍高厝村的商业情况。 郑清纯 摄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商业。高厝村在改造前缺少管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多为农业人口,近年来,高厝村进行全面绿化、防护栏加固、东西两岸都进行大规模绿化、打造“四个百”:百花、百果、百树、百草,积极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环境和经济的改善吸引了众多外出人口回村发展商业:高厝村一面临江,水产资源丰富,农业种植较多,天然蔬菜较丰富,他们因地制宜,经营起农家乐;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修复红色革命遗址,打造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将红色融入绿色,推动文旅业的发展。文旅的发展为高厝村到来一定的客流量,当地的民宿、旅馆也逐渐真多,成为了新的商业契机。庄英德书记表示村里对于商业发展十分重视,并且都持积极的态度支持。高厝村的特色商业依托于当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本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商业模式引入绿色理念,走出了高厝村的特色商业路。
合理规划管理,落成农村新貌。高厝村的自建房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色调较统一,没有例来农村容易出现的自建房乱象。据庄主任的介绍,村两委十分重视自建房的管理,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引导村民按照村庄规划进行自建房建设。对老房进行修缮,不得私自改造;对房子前的路面进行平衡、平整化;管控建筑垃圾;制定新规:自建房必须提前申请,并且要交保证金,在对自建房进行评估合格后再归还保证金,并通过宣传的方式,以此来落实政策。这些措施提前规划好自建房的位置、建筑面积、楼层高低、安全保障、外墙色调,良好的措施避免了一些问题出现,高厝村对于自建房的细致规划是良好村貌的保障。庄书记说道,高厝塘秉持着环境卫生治理管理靠自己的理念,通过发挥村两委的带头作用,用心用情感化民众,做好“门前三包”的工作,进而增强村民的参与度和责任感,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得以呈现。

图为新韩路队员在实地探访自建房情况。 郑清纯 摄
高厝塘的商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新航路队伍在采访居民的过程中了解到高厝村商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欠缺专业的技术人员。缺乏利用数字技术管理和宣传的人才,这导致了村里只会“做”事实,而不会宣传“结果”,商业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
最后,庄英德书记强调希望新航路护江队以及民众能给出好的建议,提升村庄的整体风貌和居住环境,为村民创造更加美好和高质量的生活条件。高厝村也会继续秉持着以实际行动、事实讲话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以更加科学的方式管理自建房。

图为新韩路队员与庄书记合影。 张梓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