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非遗韵,青春共绣传承梦
——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巧手薪火,锦心绣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助力非遗文化和习俗的传承和推广。7月22日至26日,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巧手薪火,锦心绣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遗手造传承人们的匠心精神。

活动前期,学校与同学们组织召开了多次筹备会议,明确了活动的目标、主题、内容及形式。指导老师姜璐璐老师与团队成员结合“果都手造”的特点和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安排、地点选择、人员分工、物资准备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为即将展开的“果都手造”非遗文化探索之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首先来到栖霞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参观胶东特色非遗产品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胶东花饽饽、棒槌花边等胶东特色非遗手造产品的世界,了解他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同学明白了胶东特色非遗手造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领略了胶东文化别样的魅力。同时同学们也了解到了该中心用“线上+线下”的服务理念,助力非遗手造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创新了非遗产品和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次日,同学们为深入学习和体验非遗手造文化,来到了栖霞市文化馆,与栖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于志娜进行深度交流。同学们在亲身体验胶东花饽饽的制作过程中,体会和领悟非遗手造传承人们的初心和动力,感受非遗手造技艺的巧妙之处与匠人的细心与执着,体验到了传统非遗技艺和习俗的魅力。
此外,同学们通过采访山东农圈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训师尹雨静老师,与当地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中同学们就当前“果都手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尹雨静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讨论。尹雨静老师提到,当前政府针对保护和推动“果都手造”健康持续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当地企业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助力“果都手造”的经营和推广。在与企业的交流中,同学们意识到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对于非遗文化和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进农村”网络培训活动中区,了解到网络直播不仅能推动手造产品的销售,还能更好地创新和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使传统手工艺品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与非遗传承人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仅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非遗手造传承人们的匠心精神,更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文化传承使命,也激发了同学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同学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所学所感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继续在“果都手造”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路上砥砺前行。同时,同学们也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携手并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薪火力量,共绣“果都手造”传承和推广的美好愿景。
供稿:张潇月,刘筱彤,李俊志,季桐宇,刘晟源,孟芳妃,褚楚
摄影:董坤秀

审核:姜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