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乡村振兴法

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全面完成,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旨在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基石和保障,确保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农业农村确定为未来的优先发展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首部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明确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乡村振兴的职责任务,为农业农村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成果。乡村振兴促进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总结提升三农法治实践,针对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揽子举措,并建立了考核评价,年度报告、监督检查等制度,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2024年7月12日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红色基因· 共筑中国梦”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社区二组,宣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
(2)坚持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保数量、要提质量、要管用途
(3)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
(4)科技强支撑,改革增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
(5)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6)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