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华南农业大学“紫荆筑梦实践队”赴寒溪水村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5日,华南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队伍——“紫荆筑梦实践队”全体成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二十大以后乡村发展现状与乡村秩序更新等情况,前往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寒溪水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队伍此行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开展采访对话、红团制作、主题墙绘等系列活动,对寒溪水村的乡村发展规划及基层治理现状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充分发挥当代青年的知识才干,通过深入基层,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一、采访心声相传,共话乡村振兴
    此次调研活动中,实践队根据调研主题分别对“莞教先锋”墙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驻茶山镇“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何振环,茶山镇寒溪水村党总支委员罗惠江、书记罗许怡,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讲师方媛媛以及粤剧团成员进行了采访。
    “老百姓有需要,村里有需要,我们就尽能力去做这件事。”何主任将为人民服务牢牢记在心间,以寒溪水村落浓厚的革命文化为契机,带队将其与墙绘相结合,创作了多幅红色专题墙绘,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为寒溪水的红色文化宣传和建设添砖加瓦。寒溪水村粤剧剧团“农光曲艺社”以寒溪水罗氏革命先烈为原型创作了粤剧《惊涛骇浪寒溪水》,将寒溪水的红色革命文化同其粤剧文化相结合,克服经费、团队组织等重重困难,将戏曲传承。
    在采访中,罗惠江委员和罗许怡书记都多次提及寒溪水村的经济发展问题,“我们村其他都好,就是经济差了一点。”罗惠江委员如是说道。罗许怡书记也表示:“从经济上讲,这几年来我们寒溪水村的经济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寒溪水村从18年乡村振兴以来,在改善道路、绿化、设施设备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结合自身丰厚的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文化基地,积极申请3A级景区,以文化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寒溪水村的经济发展不断前进。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方媛媛老师对是实践队成员的殷切希望,她强调在此次实践中要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寒溪水村的发展现状紧密结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通过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实际困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真切切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采访中的每一个人,言语间无不流露出对寒溪水村未来发展的殷切期盼,坚守在自身的岗位上,贡献着光和热。这也深深触动了实践队的成员们,使之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的决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采访粤剧团。 成员吴思瑶、王海燕 摄
二、红团手艺传承,共塑乡村韵味
   红团,是寒溪水村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美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红,象征着“红红火火”,而团,则表达了村民们对于家庭团圆的朴素愿望,是寒溪水村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载体之一。在当下,红团作为传统食品,却不拘泥于传统的制作方式。寒溪水村的村民积极运用他们的智慧,不断对红团进行创新,使得红团这一传统美食在现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寒溪水村还通过开创特色红团创意工坊,吸引慕名而来的游客体验红团的制作,向村内妇女学习传统红团的制作技艺。这一举动不仅给村内妇女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还巧妙地促进了红团制作技艺的传承,推动了这一传统技艺在现代的延续。
    为了对红团的制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实践队成员们与寒溪水村红团创意工坊取得联系,并争取到了体验红团制作的机会。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作为新手的成员们也逐渐掌握做红团的技巧,在揉捻与包制中感受红团这一食俗文化的魅力。包好的红团经过高温蒸煮后,口感软糯的红皮浸润了叶片的清甜,一口咬下去,内馅的香气在口中迸发,咸香四溢。此次红团制作初体验就在成员和教学阿姨们欢声笑语地品尝美味中圆满落幕。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体验红团制作。 成员吴思瑶、王海燕 摄
三、墙绘画笔添彩,共美丽乡村
    近年来,寒溪水村大力完善村容村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基于寒溪水村的需求,紫荆筑梦实践队提出了墙绘的企划。
在墙绘的构思环节,成员们与寒溪水村宣传委员何凤葵女士进行深入沟通讨论,多次前往墙绘地点实地考察,充分结合当地人文环境与村落需求,并考虑成员的自身学科优势,设计出《竹影婆娑熊猫憩》、《海天一线·碧波绮梦》两幅自然主题墙绘。
    七月的东莞烈日当空,灼烧着裸露在外的每一寸肌肤,成员们顶着三十几度的高温,坚守在墙绘工作的一线。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成员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将空白的墙面充盈,笔尖轻触,色彩流淌,汗水浸湿衣衫却浇不灭心中的热情,因为这一笔一划都在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经过成员们几日的辛勤工作,最终将两面单调的白墙变成了“艺术品”,墙绘从绘制到最终完成,吸引了无数村民驻足,上至步履蹒跚、年过花甲的长者,下有欢声笑语、年幼稚嫩的孩童。既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实干精神,也体现了对乡村人文风情的传承。两幅墙绘,不仅美化乡村人居环境,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而且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主题,是乡村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
图为实践队成员正在绘制墙绘。 成员吴思瑶、王海燕 摄
 
    至此,华南农业大学紫荆筑梦实践队“茶韵古溪探新境·粤韵青春绘梦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和国家为乡村振兴所规划的宏伟蓝图,并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立志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具备理想、敢于担当、能够吃苦、愿意奋斗的品质,不负青春、不负国家,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墙绘前的合影。 成员吴思瑶、王海燕 摄
 
 
(通讯员 陈嘉琳)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青春归乡,实践暖心行
  • 青春归乡,实践暖心行
  •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季节,一群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大学生,踏上了返家乡的特殊之旅——深入探访家庭困难户,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
  • 07-20
  • 探寻屯溪中医药膳奥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探索中医药膳与乡村振兴之路:黄山屯溪调查纪实
  •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医路康伴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