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激励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近日,江西农业大学“青春筑梦,振兴有我”研究生社会实践团,满载着青春的热情与使命,在湖北省广水市观音堂村开展了一系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与广阔前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乡间田野绽放青春之花。
助学调研入民心,政策春风拂田野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在蔡河镇观音堂村,实践营队成员们深入各村民家中,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研活动。实践营队队员们耐心细致地与村民交流,了解村里各家各户孩子的教育情况,用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他们认真地为村民解答疑惑和顾虑,并有效收集村民们的建议,让助学政策能切实帮助到有需要的学生,助力政策春风吹入各家各户。

产业振兴新路径,青春助力促发展
营队一行还来到了观音堂村的振兴产业——湖北昭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观调研。企业负责人吴经理热情地向实践营队介绍公司的艾草产品,与实践队员交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在吴经理的带领下,实践营队亲眼见证了艾草从原料到成品包装的整个过程,对艾草产业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此外,实践营队成员还亲身体验了艾草产品的制作过程。为了助力当地艾草产品拓宽市场,营队成员们积极化身“带货主播”,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座谈交流话未来,共绘乡村新图景
青年学生拥有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观念,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在观音堂村党员服务群众中心,营队成员们与村支书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座谈会。大家围坐一堂,就观音堂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村支书向实践营队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问题。随后,大家各抒己见,利用所学知识,共同为观音堂村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村支书对同学们的发言高度认可,并希望同学们继续关注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队员们深受鼓舞,他们表示将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学校,为未来的乡村 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致敬老兵扬精神,红色基因永传承
红色基因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为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实践营队来到退伍老兵吴开贵家中,聆听革命故事,感悟爱国精神。吴老讲述着当兵时的那段峥嵘岁月以及退伍后的生活状态,那坚定的眼神和朴实的话语让营队成员们深受感动。过这次探访活动,队员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表示将把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春筑梦,振兴有我,在这段充实的旅程中,实践营队的队员们收获满满。他们感悟了红色精神,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也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他们表示将把这次实践经历作为宝贵的财富放于心,践于行,以此为动力不断奋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