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师学子“三下乡”:传承革命基因,追随历史足迹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党史宣传以及促进农村全面进步,我小组成员组成“‘宁’心聚力牢记初心使命,随‘阳’赓续传承非遗文化”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闽山闽水,前往周宁、福安两县从产业振兴、地方特色振兴、教育振兴、非遗传承四个方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于是7月11日,实践队来到了周宁县,开启了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之旅。
团队成员出发准备
团队成员首先来到周宁革命历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跟随每一部分的历史进程,成员们认真严肃地阅读墙壁上悬挂着的文字资料、烈士照片,通过图文了解周宁革命历史,不忘艰难岁月。展馆内陈列着众多历史文物,团队成员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件文物,在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物上深刻感受着当年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更要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
团队成员观看革命烈士雕像
团队成员观看历史文物 讲好思政课很关键,实践队创新传授方式,以微团课的形式将周宁革命的故事呈现出来,让更多人关注革命历史,增强爱国意识。在拍摄前,实践队成员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初步了解周宁革命历史,在之后的参观过程中,积极了解馆内展品背后的革命故事,并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对周宁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之后的拍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了解过后成员进行任务分工,编辑组根据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与了解到的故事资料撰写拍摄脚本 ,拍摄组根据脚本与编辑组积极配合确定拍摄镜头,共同商讨,互帮互助,完成微团课拍摄。
团队成员在馆内拍摄微团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不仅要学好中国革命史,也要对周宁历史有所了解,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周宁的峥嵘岁月,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赓续闽东精神血脉,传承老区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团队成员在纪念馆外合照
作者:冯雪妮 林滢 来源:“宁”心聚力牢记初心使命,随“阳”赓续传承非遗文化实践队
- 品味汕尾非遗之美,助力文旅交融之路
-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善美非遗实践团24名成员在汕尾市城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走访调研,探寻文化根脉,了解汕尾市非遗
- 07-17
- 观历史博物馆,悟中华传统文化
-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党和国家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感悟我国的制度优势,坚定青年学子文化自信,7月10日下午
-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