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伊始,从石河子大学出发,沿途慢慢变多的是向日葵的花海,我们缓缓接近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跟大家一起坐在通往目的地的车里,鼻间混着的是淡淡的汗水味,一排排银绿色的沙枣树在窗外飞驰。朝着太阳的方向前行,扑面而来的愉悦,让我期待着课堂的到来。
放下行李去往乡政府,一路上牧民家的牛仰头啃食着树叶,路边的拖拉机“突突——”地行驶,田里的向日葵迎着日光开放……仅仅用眼睛这一幅画框,所有景色就可收入眼底,这是我先前不曾见过的景象。

图为石河子大学暑期“三下乡”美丽兵团实践团与齐干吉迭乡领导见面会
乡政府热情接待着我们,随着会议议程的进行,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树种分布、孩子们的民族与年级组成、一些孩子去了山上的夏牧场等情况。我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行动,用我们的林学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带来一次前所未有的、知识与艺术相融合的自然教育课堂,让我们齐干吉迭乡的孩子们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魅力。”
开课那天,天色阴沉,在我们出发前几分钟下起了豆大的雨。沿途大片的向日葵花海都好似被打低了头,阴沉的天气总是令人有些不安——这是我们团队的第一堂课,素未蒙面的小朋友、糟糕的天气、要讲第一堂课……我们担忧着是否有很多孩子缺课,但最后的结果很令人惊喜——准时到达了48位小朋友。不论是上课的认真程度或是积极程度,都让我感到有些“受宠若惊”。

图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博列克托别村孩子课上积极回答问题
经过一天的科普课堂讲解、户外体验与作业辅导,我们在收获欢笑与喜爱的同时,不由得感到有些疲惫不堪。沉入梦乡,模糊间,我被大家的欢笑声唤醒,出门发现大家都在准备教具,有人打孔粘胶、有人给松果刷油、有人在分配枯枝……大家分工明确,耳边听着不知是谁手机里的音乐,锅里煮着“咕嘟咕嘟”冒气的热茶,四个小时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
凌晨结束,我们便出来透气。抬头望天,突然发现“满天都是小星星”,就像这天一个哈萨克族女孩子用卡林巴琴对我弹的“小星星”那样。望着正对面的北斗七星,在我不甚清晰的印象里,这是在我童年才有机会见到的景象——即使它们好像暗淡了些许。听到我的呼喊,大家都冲到院子里,尝试用镜头记录下这美丽的一刻。此刻,我们的眼睛就是最高清的镜头,脑海就是我们照片的永久底片。我相信我们十一个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美妙的时刻,阿勒泰的星空将会在我们的心中永存。

图为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林学22级李艺琳为孩子们讲解户外体验活动
最后一天教学,有孩子问我最喜欢什么花。“老师喜欢玫瑰吗?什么都可以!”我稍作思考,便说自己喜欢向日葵。看着蹦跳着回家的小女孩,不知为何心中涌现一股莫名的情绪。当下午再次来到博列克托别村,刚下车,小女孩就冲上来递给我一株向日葵花:“老师给你!我家种的!”
倏地,我意识到,我们持续三周的不停备课连同来到实践地后每晚反复润色的意义具象化了。我正是为了这样一群生活在阳光下善良纯真的孩子,才来到了这里,为了教给他们一点点知识,为了让他们对美丽的自然产生哪怕多一点的保护意识。来到这里之后,我发现我得到的比想象的更多:这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结,即使多年后我未身处阿勒泰,我也不会忘记那一刻从胸腔涌出的酸胀感。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给人以星火,其身必心怀火炬。青年就像是被注入社会的新鲜血液,多年后,生态保护的火炬必将传至我们的手中,而此刻我们的接班人就在这讲台之下。向日葵多少年不息逐日,体现着孩子们蓬勃、昂扬的青春气息,也象征着我们对生态普及、对教育传承永恒的追求与向往。希望他们未来的人生也能像向日葵那样,无畏风雨,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