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的号召,普及自然教育、让科普教育助力乡村教育,2024年暑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赴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美丽兵团实践团以“生态文明”为主题,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政府,组织10名本科学生在当地开展主题宣讲与体验式活动,与当地学生共同感受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在实践中彰显石大学子的青春风采,体悟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图为团队成员李艺琳为孩子们讲解胡杨精神
“今天,我们将从听觉出发,以音乐为媒介,来感受不同生态系统带给我们的美。”7月14日,“三下乡”团队成员李艺琳声情并茂地讲道:“都说音乐无国界,其实不仅如此,音乐也冲破了语言的障碍。我希望能通过音乐,让孩子们了解到生态之美,即使他们身在西北,也能了解到中国大好河山的广阔,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科普课堂“聆听自然”通过音乐引起孩子们对生态环境的探索兴趣,借助生态与音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小学、初中生更易接受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在科普课堂讲解时,李艺琳还根据自己的专业,在其中融入了林学相关知识,向孩子们介绍了胡杨,让孩子们了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大家觉得这是哪种生态系统?”李艺琳以荒漠戈壁音效来引导孩子们思考。“荒漠!”孩子们踊跃回答。“好聪明呀!荒漠戈壁往往因缺水而寸草不生,可却能生长着胡杨……”李艺琳将胡杨的形态特征与其生长的生态环境相结合,让孩子们沉浸在荒漠的背景音乐声中,理解生态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感悟自然的奥妙之处。

图为博列克托别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在互动环节,孩子们针对生态系统与讲述的具体生物等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们询问了很多问题,如“我们这里有没有海蛞蝓?”“塞罕坝真的能恢复得这么好吗?”等问题。成员李艺琳对此进行了一一回答。活动结束,孩子们纷纷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自己在此次活动的收获,并盼望着第二天实践团成员能给他们带来更有趣的故事:“学到了要合作,课很有趣,我们很期待明天能听到更多的故事!”博列克托别村学生江萨亚·胡马尔别克说。
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齐干吉迭乡政府人员表示,非常感谢石河子大学美丽兵团实践团成员们的辛勤付出,希望有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提高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对生态的关注欲。
据悉,实践团成员均来自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由1名生态学教授、1名学生工作教师与10名林学系学生组成。团队配备有丰富生态学知识与备课经验,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学生讲解生态学、树木学知识,将思政融入课堂,为孩子们讲授“胡杨精神”、“塞罕坝精神”等,培养孩子们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保护生态的观念,为新疆生态保护贡献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责任,以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背景下的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