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绿色发展理念,响应乡村振兴号召。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红色沂蒙寻根脉,兴业沃土育新篇”实践队来到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桃墟镇的百泉峪村。该村以其独特的转型故事和卓越的生态成就,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山东省十佳旅游特色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创奇迹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采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到百泉峪村从满目疮痍到绿水青山的发展历程:昔日的百泉峪村主要的经济来源是开采矿石。虽然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于是在2005年,全村毅然停止了矿石开采活动,转而致力于绿化荒山,探索一条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在生态修复的过程中,百泉峪村不仅注重环境的恢复,更注重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因地制宜,绿色转型谱新篇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百泉峪村的经济也迅速发展起来。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实践队员了解到旅游业的兴起也为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百泉峪村党支部书记方国明介绍道:如今全村已经发展农家乐和精品民宿38家,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村内先后发展了38家农家乐和精品民宿,每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模式创新,文化下乡记心间 与此同时,队员们也参观了将乡村旅游和文化元素相结合的农家书屋,深入体会将民俗、民宿、非遗等资源有机结合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力量。此外,周边的村庄还通过农家书屋平台,推广特色种养殖技术,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和文化振兴的双赢局面;做到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丰富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领乡风民风向上向好。书屋中的书籍类别涵盖党史、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农家书屋正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百泉峪村的村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实践,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建设,才能做到乡村活态化和乡村体验化,从而激发乡村全面振兴的全新活力。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推出和实施,百泉峪村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