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心守护在濮塘,小葵花向阳队的节约之旅》
2024 年 7 月 10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小葵花向阳队奔赴安徽省马鞍山市濮塘村,开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积极投身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的时代洪流。
粮仓丰盛:四季耕耘,粒粒皆辛苦
当日上午,实践队员朱籽潼以“光盘在行动,节约进行时”为主题,为濮塘村民带来一场深刻的节约粮食宣讲活动。实践队员朱籽潼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将粮食生产的艰辛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
“乡亲们,你们知道吗?每一粒粮食从播种到收获,都要经历漫长的季节,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风吹日晒,只为了那一颗颗饱满的谷粒。”朱籽潼的声音在安静的会场中清晰而有力。他讲述了在干旱地区,农民们如何艰难地引水灌溉,只为保住即将成熟的庄稼;在洪涝灾害面前,他们又如何奋力抢救被水淹的农田。这些故事让在场的村民们感同身受。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感慨地说:“是啊,我们种地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汗水换来的。”
朱籽潼接着说道:“可如今,粮食浪费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一些餐厅,大量未吃完的食物被随意丢弃;在学校食堂,也能看到不少学生倒掉只吃了一半的饭菜。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粮食的不尊重,更是对劳动人民的辜负。”听到这里,台下的村民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们不断反思自己身边的浪费现象。
宣讲的最后,朱籽潼呼吁大家,从每餐做起,践行‘光盘行动’,珍惜每一粒粮食,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宣讲结束后,队员们在社区的墙上张贴了精心制作的有关勤俭节约、光盘行动的横幅。那横幅上醒目的字句,如同警钟,时刻提醒着过往的每一个人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步履不停:田间访行,共筑节约梦
下午,阳光依旧炽热,实践队员们没有停歇,他们手持节约粮食的传单,穿梭于濮塘村的家家户户,向居民们娓娓讲述粮食的来之不易和节约粮食的重大意义。
在村民段小花的家中,队员夏慧娟与她拉起了家常。段大妈说起自己的孙子有时候会挑食,不爱吃的饭菜就剩下。小夏则认真地表示,孩子从小就得得培养起来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段大妈认同地点了点头。
队员们一户户地走访,与村民们交流着节约粮食的心得和方法。他们听到了村民们的故事,也分享了节约粮食的知识和理念。
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对节约粮食表示认同,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有些家庭在做饭时没有合理估量饭量,导致剩饭较多;有些村民在购买粮食时,因为图便宜而买得过多,最后吃不完造成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与村民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有的建议做饭时少做一点,不够再添;有的提出可以将剩余的饭菜合理保存,下一餐再吃。
经过向日葵小队的宣传,许多村民签下践行节约粮食的承诺书,表示将积极响应国家“光盘行动”的号召,养成珍惜每一粒粮食,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国士无双:一生逐梦,稻香满人间
暮色降临,忙碌了一天的队员们聚在一起,交流着一天的感受。这时,夏慧娟同学站了出来,她带来了“缅怀袁隆平爷爷”的主题分享。
“袁隆平爷爷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为了让我们能吃饱饭,他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夏慧娟的声音有些低沉,“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我们能吃饱肚子,不能忘记袁爷爷的贡献。”
队员们静静地听着,脑海中浮现出袁隆平爷爷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小葵花向阳队的队长余冰表示:“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将继续关注节约粮食的问题,以袁隆平院士为榜样,通过更多的方式和活动,将节约粮食的行动坚持下去,让节约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这次活动中,小葵花向阳队的队员们不仅向村民们传递了节约粮食的知识和理念,更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每一个人。村里的孩子们也围在队员们身边,认真地听着讲解,表示以后一定会珍惜每一粒粮食。
这次活动能够取得成果,离不开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精心组织和队员们的充分准备。学院在活动前进行了多次培训和研讨,确保队员们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沟通技巧。而队员们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查阅资料、制定方案、排练宣讲内容,为的就是能够让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这个夏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小葵花向阳队在濮塘村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节约粮食的新篇章,让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作者:许子凡、陈文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