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响应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号召,2024年7月10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院土地撂荒探秘队一行六人兵分两路,深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万合镇黄坡村、宁溪村以及铜陂村开展有关南方红壤耕地撂荒现象的问卷调查活动。
7月10日上午,团队来到万合镇人民政府,和镇政府书记简单了解过镇上相关产业以及土地撂荒情况后,便来到了位处万合镇西南处的黄坑村。村中安全卫生监督员匡主任向我们介绍了村中耕地现状后,便带领小队成员出发前往农户家中开展正式的访谈活动。据主任介绍,黄坑村下述共13个村小组,14个自然村,其中云冈自然村耕地则以低丘为主,复耕难度较大,故为本次实践活动的主要调查点。艳阳透过层层树叶洒落在车窗上,一阵斑驳过后小队成员便来到了村民家中。在黄坑村拜访了近7户人家后,小组成员们交流讨论问卷内容后大致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黄坑村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宣传力度很大,村民们大多都已知晓政府中关于复耕或者鼓励扩大种植面积的政策。但是,在调查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中土地撂荒现象较邻村而言仍较多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自然环境方面。村民们表示,分到的地大多比较分散,质量也参差不齐,荒废的地大多处于山坡,因村中缺乏从低处抽水上送的水利设施,故耕地质量较低难以开垦。同时,因土壤肥力低所导致的农户投入资金较高,村中劳动力因收益不足而外出务工现象也比较普遍,大多数老年人也表示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选择抛荒掉家中耕地。
图为小组成员访谈黄坑村村民土地撂荒情况 王思颋供图
和村中匡主任简单交代了情况后,为多方面了解万合镇土地撂荒的现状,7月10号下午,小组成员来到了黄坑村的邻村——宁溪村展开新一轮的调查。在宁溪村村干部肖主任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来到村中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宁溪村与黄坑村虽然仅一路之隔,但土地撂荒现象却大不相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宁溪村地形平坦且水源充足。
记录完宁溪村的相关情况后,肖主任带领小组成员来到万合镇铜陂村,与铜陂村村书记沟通过后,小组成员走入村中农户家中,访谈过后,小组成员了解到村中为积极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大部分的撂荒田地在近2年期间都已完成复耕,少部分撂荒田地主要集中于村中第4和第5村小组,且撂荒之处主要位于山间坑洼处。
本次实践活动共涉及3个村庄,访问农户近20余家,收集有效问卷共计7份。访谈结束后,实践队员纷纷表示,此次深入基层的调研活动为队员们了解土地国情以及乡镇民情都有极大的帮助,同时访谈数据的收集也对于日后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保护粮食安全以及科学制定农业政策产生积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