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工大学子赴郑楼,乡村振兴助力郑楼发展

发布时间:2024-07-0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了解郑楼村在乡村振兴政策下的发展成果,2024年7月7日上午,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赴灵璧“璧心相照,朋益同行”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在团委书记的带领下前往郑楼村。在郑楼村书记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党员学习室,老年大学,文化仪堂和老年餐厅。

党员学习室是一个专门供党员学习和研讨的场所。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拥有电影放映设备的党员学习室。因此,这里也为村里的老人和孩童提供电影鉴赏活动,帮助他们学习红色历史,同时也可以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
 
而老年大学则是村党组织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设立的。这里拥有藏书1万3000册。图书种类丰富,从天文到地理,从虚幻到现实,从中文到外语……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甚至连学校都来这里借书。
 
文化仪堂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郑楼村的发展历程和特色,同时,熏陶、培养下一代。在这里,团队成员了解到了郑楼村的村情、地理位置、地名沿革、历任村干部等。其中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绩令人震撼,“ 郑楼好人”的精神一直在被宣扬。同时,村组织依照上级要求,注重家风传承,以习近平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将军等重大人物为例,说明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并传授良好的家风。

而老年餐厅则是当地专门为了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而建立的。那里就餐环境干净整洁,食物物美价廉,餐具洗涤得很干净,而且餐厅服务细心、暖心、到位。
  
团队成员调研了解到,该餐厅最多时会有70至80人来就餐。而现在属于淡季,只有大约30人在餐厅里就餐。他们或三或两聚集而坐,在就餐的同时,也彼此交流。如今,农村劳动力外流,留在家中的多为老人和孩童。他们和稚子有很深的代沟,无法畅谈,所以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孤独的。但是这个小小的老年餐厅,把他们聚集了起来,让他们也能和同龄人交谈。这样,老年人也会变得更加开心,他们对生活也会更有期望。
 
团队成员观察发现,他们使用铝制餐具,靠近细看,发现他们的餐具非常干净,没有之前的污垢残留。同时,我们发现了消毒柜。这意味着老年人的餐具不是只经过了简单的清水和洗洁精洗涤,而是有了消毒这一步骤。而且餐厅地面是大理石的,我们低下头观察,地面干净,没有污渍。
 
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发现了一份营养菜单。这份菜单荤素搭配,从周一到周日,每天菜品都不一样。这不谓不用心。而且团队成员进一步询问了解到,该餐厅有两个窗口:收费窗口和包月窗口。其中,收费窗口支持外卖服务,老年人可以在这里享受外卖。而包月窗口,顾名思义就是你月初付费,就可以享受一个月的早餐、中餐、晚餐。但它的价格令我大吃一惊,一个月只需要200元,而且支持打包和续餐。请教书记后得知,该优惠是由郑楼村自己负责的,并没有国家等机构的参与。这让人备受感动,基层干部当看郑楼!
 
而且,郑楼村的党员干部等自发地担任志愿者,陪伴老年人就餐,同时及时解决他们在就餐中遇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会利用这样一个令老年人放松的环境,来进一步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其他需求进而解决。这样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暖心,到位。
 
最后,团队成员参观了郑楼村的特色大棚。一千多亩大棚以种植蘑菇和玫瑰花为主,有专门的合作商同郑楼村合作。据团委书记所说,特色大棚产业为郑楼村创造了集体净收入100多万。而这个脱贫致富的好点子,则是经过了村委会和村民等人多次的讨论,实验,分析再讨论后才决定的。最终真正地做到了利民,惠民!
作者:刘宇润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刘宇润和昆杜孜•先拜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河南省焦作市“职业初体验,赋能成长时
  • “陶”乐无穷,创意无限
  • “陶”乐无穷,创意无限
  • 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传统文化,中华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7月6日,塔里木大学历史与哲学学院“文物里的中国”实践团队走进
  • 07-09
  • 触摸非遗技艺脉搏,传承中华古老文化精髓
  • 历史与哲学学院三下乡|古韵今风,魅力无限
  • “文物里的中国”实践团参加 塔里木大学2024年暑期三下乡出
  • 历史与哲学学院三下乡|千年传承,璀璨文明
  • 荷香四溢时,青春助农忙 ——合肥大学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