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的灵活、便捷、高效的新就业形态,如网约配送员和网约车司机等,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渠道,但同时也产生了劳动关系不明晰、权益保障有欠缺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武汉大学赴十七省三十市调研实践队在本次寒假期间进行了实践调研,旨在探寻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贡献力量。
实践队采用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化访谈法、文献阅读法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共收集了460份调查问卷,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如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生活服务等。
在采访过程中,涂兆雨同学采访了一位35岁的网约车司机,柳素雯同学通过线上方式采访了湖北宜昌的一位货车司机,张语为同学采访了一位在福建厦门从业4年的顺丰快递员。从采访中,受访者们都提到了新业态工作的优势在于灵活性高、门槛相对较低,但也存在着工作不稳定和收入波动大等问题。他们都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支持政策,提高保险金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本次实践不仅增长了队员们关于新业态劳动者的知识,还锻炼了沟通交流的能力。实践队成员深刻感受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不易和艰辛,也进一步认识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接下来的阶段,实践队将充分利用本次实践所获得的丰富数据,深入研究我国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并提出建议,以全面了解和解决新业态劳动者面临的问题。重点关注身份界定、职业伤害、中断就业和养老等四个方面,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四个层面出发,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