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泛传统之舟,渡文化之洋
随着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任务刻不容缓。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文化形象,同时实现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风拾遗”社会实践队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2024年1月30日——2月4日在浙江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调研活动。
首先,实践团成员在杭州市、绍兴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深入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小区对传统文化现状展开调查研究。结合手头已有资料,实践团成员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展情况有了一定认知。实践团成员希望通过调研和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宝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查阅和收集资料,实践团成员们发现杭州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保留相对较好,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杭州的年俗活动十分丰富,如春节灯会、元宵灯会,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当地人的文化需求,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参与。此外,在杭州一些传统的民间节日中,比如农历五月的端午节,杭州人民都会秉持着传统的习俗进行祭祖、祭神活动,传承着古老的文化精髓。
此外,在本次社会调研中,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部分博物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他们高度认可了小组成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时,他们表示,尽管目前传统文化保留较好,但依然存在阻力因素。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在城市中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少,一些传统民俗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使得一些民俗活动流于形式化,丧失了原有的民间特色。据此,实践团成员认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宣传力度,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有关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新年将至,实践团成员抓住春节这一特殊的传统节日,开展了颇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实践团成员向学校的留学生们介绍了有关中国春节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民风民俗,并带领他们体验了相关活动,以此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和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包饺子、贴春联等活动,留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带领下体验当地民俗,并且学习了简单的吉祥话。过后,实践团成员采访了参与本次活动的留学生们。他们表示,参与传统的春节民俗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体会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团结。经过这次友好交流,实践团成员相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显著价值,必将在人民大众的努力下深入发展、走向全球。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有了一定了解,切身体会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风拾遗”社会实践队将不忘初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更多的人,不断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