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出炉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流动人口高达3.76亿,相比于2010年,增长了69.73%,在这之中,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问题则更加需要社会的关注。值此社会实践,夕阳政暖实践队立足于随迁老人社会融合的理论成果,深入探究随迁老人继续社会化的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夕阳政暖”实践队于2024年1月20日,利用网络会议平台进行线上讨论交流,通过开展简短会议,集思广益,由队长王悦对本次寒假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了大致介绍与安排,提出“SCU双层联动随迁老人社区融入助力新模式”,并将一些注意的细节再三强调,为各团队成员开展调研做铺垫。
随着安排规划的进行,团队以日照市东港区凤凰社区为起点,自1月21日起陆续开展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在凤凰社区针对随迁老人进行访谈,深入了解老年群体社区融入现状,并在访谈过程中以视频图片的形式予以记录,协助老人将问卷逐一填写完毕,真实有效地完成了问卷调研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各组成员主要寻找了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由于隔代抚养、养老等原因离开原居住地,现在跟随子女居住、并在新居住地生活两个月以上的老人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以周奶奶为例,初到凤凰社区生活的周奶奶,每天哪里都不去,生怕走丢给儿子添麻烦。为了让周奶奶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周奶奶儿子每天下班回家吃过晚饭后,都会带周奶奶去小区周围散步,带她看看在公园里的广场舞,逛逛超市和商场。尽管如此,周奶奶依旧生活得局促小心,几乎不跟外面的老人们搭话,觉得自己这一口外地口音别人听不懂,而自己到社区是来照顾孩子的,孩子大了之后自己就会回老家去,现在能照顾好小孙子,给儿子分担一下压力就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难以缓解的“漂泊感”一直在周奶奶心中挥之不去。
1月23日,团队成员在调研路上碰到了牛爷爷,通过与牛爷爷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不同于多数专程来照顾晚辈的老人,牛爷爷是为与儿子一家团聚才随迁入城的。牛爷爷刚搬来小区三个月左右,对社区的环境还不太了解,对周围的邻居也不熟悉,儿子一家上班的时候,自己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家看电视或者出门散散步;儿子一家快下班了,自己就准备些菜等大家回来吃饭。对于社区举办的活动,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没人陪着一起参加,总体看来兴致不高。团队成员从言语间可以体会到牛爷爷生活的单调和孤单,像周奶奶和牛爷爷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日常也是社区中一部分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为团队研究随迁老人群体的社区融入问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样本。
这些随迁老人城市生活的现状,决定了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失和难以平衡家庭的困境:在城市除了照料儿孙子女以外,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多年的随迁生活更是难以兼顾农村老家和城市子女的家庭。面对随迁生活的重重困境,到底应该如何缓解老人们的漂泊感和失落感,提升其城市生活的“主人翁”自信,提高其随迁生活的幸福感,让随迁老人不再只是城市的“边缘人”,这是一道社会建设难题。
老话虽说“既来之,则安之”,但如何让随迁老人在异地仍然能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温暖,从而让随迁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是我们实践团队想要努力解决并且已经在努力奋斗的事。虽然我们力量尚小,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们的调研也能引起社会对随迁老人这个群体的关注。每个社会群体都是社会不可分割、不可抛弃的一部分,若大家都能把自身的价值最大化,那这个社会必将越来越好。关注随迁老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