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梁晨晨)红色运河荡江苏,实践传承续精神。
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红运溯源,舟行千里”运河地标考察队,于 2024 年寒假时期组织团队成员于各自的家乡——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常州、南通、淮安、宿迁、徐州等地区的有关运河红色地标建筑、学校社区的考察调研实践。 团队成员通过
线上理论学习、实地走访调研、地理数据分析、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资料, 并进行
线上异地分享交流+线下小组面对面谈话,深入学习江苏省运河流域所孕育的红色历史资源,了解百年运河面貌发展史古今的深刻变化, 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强富美高”江苏现代化新实践的寄语与“水运江苏”的期望。

运河水滋养了瞿秋白、恽代英、周恩来、秦邦宪、朱瑞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光辉足迹遍布运河沿线,孕育出沛县、丹阳等地早期党的基层组织。这些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阶段在江苏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光辉历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奉献精神,构成了江苏千年运河文脉的底色和不可磨灭的红色历史记忆。
团队各成员在前期整理汇总资料和考察调研中收获的地理科学知识与红色历史感悟的基础上,结合青年团员的创新思维, 设计
“红运八市”系列邮票|手绘周边文创图章、“
“水运江苏:运河八景实纪”微纪录片,并深入
乡村大运河社区,江苏省运河中学等地开展
红色运河地标问卷调查、
“家门口的红色思政课:运河文化宣讲”,探究让更多人了解和重视大运河江苏段的红色历史的知识宣传方式,为江苏大运河红色地标建筑创新性融合发展贡献新时代青年团员的一份力量。

望吾辈青年团员能通过本次实践创新性研究调研江苏省8市26余个运河红色地标建筑,重温峥嵘岁月,从中凝聚前行力量,发挥新时代青年群体“1+8+N”的新实践力量,让大运河沿线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发展、红色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苏州科技大学敬文书院“红运溯源 千里舟行”运河地标考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