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乡野”成员暑期社会实践驻村日记(三):农家乐小记
“美丽乡村众所期,三农惠雨沁心脾。 关十四亿人温饱,世界第一大课题。”乡村振兴绝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打入底层,建设乡村。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经历、感受,才能有所感悟与作为。今天在陇西县双泉镇胡家门村的所见所闻,促使我们“筑梦乡野”的成员了解到了村子的巨大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清晨,我们和胡家门文化大院的负责人冯泽华老师伴着阳光去采购农家乐需要的菜蔬。回到农家乐后便开启了一整天的忙碌键。我们紧跟农家乐做饭阿姨的脚步,记录她的一举一动,从择菜到炒菜,再从和面到烙饼。阿姨做的饭不是那种复杂的调料味,而是简简单单的农家小菜,却也有着别样的味道。我们和阿姨一起聊天,谈到她的收入时说到,“上个月是4500元。”我们感到很惊讶,并且觉得农家乐发展的很好。阿姨还说:“现在好啊,以前什么都没有,现在有了自来水、文化大院和学堂什么都有了,都挺好。”可见,民生是重中之重,只有百姓津津乐道,乡村才得以发展。
继做饭阿姨之后,我们又与冯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到农家乐的来源和未来发展方向。“乡村振兴还是要以文化为根基的”,冯老师讲到。胡家门村具备悠久的历史,文化大院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要支撑这些发展就必须有充足的收入来源。因此,便有了农家乐。农家乐的目前情况还不错,也有稳定的收入,以后也会在卫生、食品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发展。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手不够,由于大部分人都搬到县城生活,乡村人口流失严重。这不仅仅是农家乐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整个村子发展的难点。截至目前,农家乐的厨房只有一位阿姨任职,以至于接客量不大。
忙忙碌碌的第一天就结束啦,大家相处地很和谐,合作地也非常愉快,更加期待第二天的经历和收获!在这里祝愿农家乐早日解决问题,生意兴隆,也祝“筑梦乡野”实践团队更加美好绚烂。
作者:马梓涵 来源:西北师大传媒学院“筑梦乡野”实践团队
- 走进乡村,感受温情
- 我们“筑梦乡野”实践团的成员今天拜访了很多农户,了解到现在村里大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过年才能回来,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人和儿
- 10-17
- 深入基层,倾听民声
-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饶为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乡村要想建设好、发展好,最重要的就是老百
- 10-17
- 扎根基层聚一线,链接基层镌曙光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驻村干部们作为乡村振兴队伍中最重要的一员,要切实履好职、站好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乡村振兴迈
-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