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入群众 倾听心声

发布时间:2023-10-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3年8月6日,由董婕老师带队的“筑梦乡野”实践团队一行五人在胡家门村为期十五天的驻村实践圆满结束。团队成员驻村期间与村里的张艳昭书记进行了交谈,了解了胡家门村的基础情况。同时,经过成员的入户实地考察,深入群众生活,了解了群众的真实需求。
团队了解到胡家门村地处河东和河西两侧,共有5个村民小组、364户、1400多人,耕地面积达到4200多亩,人均耕地2.9亩,东家堡是该镇政府所在地。该村主要产业为中药材种植、养殖以及劳务输出。特色产业之一是中药材种植,其中育苗基地备受关注,今年8月26日—29日举办的药博会也将使该村成为焦点之一,吸引大批参观者到访。此外,由于胡家门村的交通和医疗、教育等条件较好,留守儿童和妇女数量相对较少,且空心化问题不太严重,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乡亲在家务农。老年人口大约有260多人,多数老人都有养老保险。年轻人一般离乡外出求学,而有部分人选择季节性务工,利用剩余时间打零工。
实践团队成员还入户拜访了村中多户人家,其中杨姓老两口让人印象深刻,老两口即将迎来八十岁的寿辰,在家中养了六头牛和六只羊。奶奶说:“庄稼人嘛,一辈子就是这样的,再没啥累不累的。”爷爷奶奶告诉我们,他们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已经结婚成家,而老三今年将踏上参军之路。我们还注意到,爷爷家门牌上满满当当的贴了几个牌子:“光荣之家”“低收入户”“经陇西县住建局组织鉴定,该户住房安全等级为B级”。作为光荣之家,其中的荣耀和志气绝不是门牌上四个字可以简单概括的,这其中的困难和牺牲让成员们敬佩不已。
让团队成员值得学习的是,胡家门村的一位返校青年冯泽华放弃城市的高薪、高质量生活,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她在高中时期就在日记本上写下了建设家乡的志愿,后来大学毕业,重新学习设计专业,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乡建院,拜师农道联众孙君老师学习乡村振兴建设和运营的知识。如今,她带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回到家乡,却面临着许多深重的困难。而最大的困境是非服务型基层领导和干部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化大院建设、发展和运营的停滞。冯泽华表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即使当时可能看不到成果,但一定会有回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更多同频的人,把握当前这个最好的时代,借助国家的支持,逆境求生,带领村民奔向幸福生活。
在驻村实践的过程中,“筑梦乡野”团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深切感受到了胡家门村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团队成员对胡家门村的自然资源和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表示肯定,同时也看到了矛盾和问题。通过驻村实践,“筑梦乡野”团队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且希望通过镜头记录,以实际行动宣传胡家门,推动胡家门村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投身乡村建设的青年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朱意妙 来源:西北师大传媒学院“筑梦乡野”实践团队
  • 一师学子社会实践:祝童乐学“兴岳”成果展完满举行
  • 走进乡村,感受温情
  • 我们“筑梦乡野”实践团的成员今天拜访了很多农户,了解到现在村里大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过年才能回来,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人和儿
  • 10-17
  • 深入基层,倾听民声
  •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饶为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乡村要想建设好、发展好,最重要的就是老百
  • 10-17
  • 扎根基层聚一线,链接基层镌曙光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驻村干部们作为乡村振兴队伍中最重要的一员,要切实履好职、站好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乡村振兴迈
  • 10-1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