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威海)知祀达礼调研团赴甘肃省会宁市开展实地调研

发布时间:2023-09-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3年7月18日,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丧葬文化的了解程度,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知祀达礼”调研团成员王龙霞赴甘肃会宁市开展线下调研活动。
      调研团成员王龙霞对暨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冉文科同学了进行了采访。本次采访主要涉及当代大学生对于殡葬行业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自己对祭祀方式的一些建议等问题。
      关于殡葬专业,冉文科认为当前人们还是存在一些抵触心理,尽管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加剧,殡葬行业的需求可能会日益见长,殡葬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可能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年增长,且现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墓地面积也会不断缩减,人们对于火化的接受度会越来越高,但毕竟还是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这种职业尚有一些恐惧心理。在谈论到殡葬业服务机构时,冉文科表示:作为青年一代,与老一辈不同的是,他们会更愿意花费一定的金钱让殡葬业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代为操持。这些专业机构不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服务能力都比较成熟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约精力和时间。对于相关服务机构,冉文科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比如,为了保证文明祭祀的质量和效果,应当建立文明祭祀的标准化制度。制度应包括祭祀的时间、地点、仪式、礼仪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祭祀的规范和统一。与此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祭祀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祭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冉文科建议可以推广一些新的文明祭祀方式。比如,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线下祭祀活动同步到线上,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此外,还要加强祭祀文化的教育和培训。这个教育和培训应该包括祭祀仪式、礼仪、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古人曾说:“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即生养死葬各得其所,王道乐土的理想社会自然就来临了。在古人看来,丧葬不只是单纯安葬死者,它直接影响到社会的伦理规范乃至政治秩序。正是因为丧葬有如此重要的社会功能,因此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由此传承出了枝繁叶茂的丧葬文化。当前,人们虽然从形式上重视殡葬,但在心理和行为上依然排斥、忌讳殡葬,对生死观的理解处于矛盾的状态中,缺乏必要的研究、思考、设计、引导和规范。
      本次调研让团队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祭祀文化还是有一定的见解,他们更愿意采用一些更科学文明的祭祀方式,但对相关专业仍然缺乏了解,这也为团队接下来的调研宣传提供了方向。
 
作者:王龙霞 来源:知祀达礼调研团
  • 蚌医学子三下乡: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 长安大学赴湖南平江“砼心砼行谋发展·振兴乡村焕新颜”暑期
  • 长大学子三下乡:科技助力乡村发展,地方产业挑起“金扁担”
  •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曙光在田埂里跳动 
  • 长大学子三下乡: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