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新就业形态东风之势,成大学生精彩职业人生(一)
多彩大学生网8月12日电(通讯员 马雯亚)为响应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号召,破解大学生就业低迷的困境与加速新时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改革。2023年7月16日,湖北师范大学踏浪岁华实践队成员们返回各自的家乡,广泛联系各社会主体,对“新就业形态背景下高校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现状”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与研究,开展了本次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新就业形态是指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特别是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种就业新模式,体现为劳动关系灵活化、工作内容多样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安排去组织化、创业机会互联网化。新就业形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人才培养和发展问题。2022年10月,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首次把新就业形态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新的方案。新就业形态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更是难以适应新就业形态。高校作为学生连接校园与社会的一座桥梁,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新就业形态背景下,高校对青年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仍然存在认知观念偏差、就业指导方式单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足等诸多问题。
本次调研就从新就业形态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方向出发,深入了解高校学生对新就业形态的适应等现状,大力鼓励学生把握住新就业形态的机会,培养过硬的就业能力和本领;深入了解高校对学生就业导向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发现高校在新就业形态背景下对青年学生培养以就业导向为核心的职业能力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高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建议,提升高校学生在新就业形态下的适应能力和高校在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上的教育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再生可持续力量,注入高质量毕业生。
实践队采用了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多种调研方法,并应用了SPSS软件对后期处理收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践队在通过对新就业形态的初步研究后,充分了解高校培养人才和帮扶就业的现状,并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发现了其存在的包括高校存在不能够满足部分学生对培养就业能力需求在内等问题,并为推动实现更充分的就业提供可行方案和有效建议。
实践队成员们在走访以及资料整理过程、后期SPSS分析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重视程度并不高、一部分大学生对就业认知存在误区,并没有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高校也存在不能够满足部分学生对培养就业能力的需求,高校在促进建成大学生就业全周期工作链、价值链上存在不足;一部分社会群体对一些新兴职业的认可度不高,甚至存在认知偏见,更重要的是新就业形态者的权益不能够完全得到有效保障。实践队成员们发现并总结了这些问题,并整理下来,也意识到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破解就业低迷之局可谓任重而道远。但这反而激起实践队成员们的斗志,更加坚定为大学生服务的决心,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大学生就业与能力培养课题注入青年思考,提供青年智慧与方案,为大学生与新就业形态之间的双向赋能做出青年奉献,展现青年担当。实践队成员也会继续深入大学生群体,发现大学生的诉求,广泛听取大学生建议,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与调研优势,为服务好大学生群体,帮助创造发展可能。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实践中寻找解决困境的可行方案。
作者:马雯亚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踏浪岁华实践队
- 领略名人风采,传承红色基因
-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参与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2023年8月10号,我有幸参与了一次令人难忘的三下乡社
- 08-31
- 心手相连,共筑社区温馨
- 大学生时光,是我们追逐梦想、探索未知的重要阶段,而其中蕴含的社区志愿服务,却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一部分。近日,我有幸参与了一次
- 08-31
- 热血志愿,在安徽名人馆绽放
- 2023年8月5日,作为志愿者,我有幸参与了在安徽省名人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这个历史厚重、文化底蕴深厚的场所,我深刻体会到了志愿服务
- 08-31
- 传承历史,弘扬精神
- 2023年8月5日,我有幸参与了去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精神的可贵。这次志愿服务不仅是对渡江战役
- 08-31
- 实践悟真知
- 湖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中心踏浪岁华实践队暑期调研
-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