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下梨园-探寻乡村振兴发展
梨人民幸福的目标越来越近!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23年8月,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皖‘下’梨园”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泗县大庄镇曙光村,围绕小宋梨园水果产业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8月14日,“‘皖‘下’梨园”实践团队首先对曙光村干部进行采访,详细了解小宋梨园的发展历史及现状,随后实地走访果农,现场观摩小宋梨园生产情况。过去,曙光村的梨,都是“土品种”,无论是口感还是产量均已落后,再加上水果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梨的新品种层出不穷,直接导致果农的收入日益减少。“我们一直坚持市场导向,与时俱进,曙光村‘梨产业’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引进新品种,发展壮大‘梨产业’,打造属于我们的‘竞争力’。”村支书刘立标自豪地介绍。通过学习考察梨树种植先进地区后,村里决定引导群众种植黄梨新品种,逐步淘汰旧品种。为了打消村民顾虑,村“两委”决定示范种给老百姓看。自2016年以来,村里流转土地150亩进行黄梨新品种试种,并邀请技术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如今试种品种取得良好成效,“新梨”既好吃又丰产,进入市场后供不应求。亲眼看到新品种的优势,村民们纷纷参与购植,在2019、2020年相继扩大种植面积300多亩。黄梨新品种的推广,让果农果树收入由原来的每亩6000元增长为每亩8000元,使得100余户果农直接受益,为曙光村“梨产业”巩固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村梨树种植面积现已超过2300亩。
小宋梨园的梨从“小有名气”到“声名远扬”,除了产业蓬勃发展和品牌效应持续积累外,还得益于大力发展旅游业。8月15日,实践团队分别走访调研当地小微企业、民宿、农家乐等农村创业项目,并发放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泗县坚持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在大庄镇曙光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举办梨花节、采摘节、农民艺术节、汉式集体婚礼等大型文旅活动,打造集赏摘、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让游客春赏花、夏捕蝉、秋品果、冬观景。小宋梨园也成了“采农家果、吃农家菜、品农家味”休闲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走出了一条“小水果”推动“大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小宋梨园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连续5年成功举办小宋梨花节,每年至少接待游客40万,成为地域特色鲜明、享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乡村旅游品牌。曙光村先后斩获安徽省美丽宜居村庄、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徽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安徽省特色美食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二十多项荣誉称号。2022年,曙光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行集中管理、统购统销,村集体农产品收入超过150万元,带动146户果农每亩增收800-1000元,村集体收入突破300万元。
8月16日,实践团队在村主任、村民指引下参观了小宋梨园的林下经济产业。曙光村曙丰农业种植合作社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梨园林下经济,2023年5月初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前期规划下,通过整合林下空闲土地,打造豆角种植基地,林下种植豆角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梨园资源,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双提升。 “我今年把果树下的空闲地充分利用起来,看到村里都在种豆角,听说收益也不错,我也试着种豆角,有了村里推广和技术指导,收成肯定错不了!”村户宋宏利高兴地说道。2022年,全县食用菌床架(地面)栽培面积15.6万平方米,棒(袋)栽培184万棒(袋),总产量6400吨,产值48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1%、23.2%,带动1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2100元。
针对小宋梨园存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栽培技术不完善、果品品质不佳、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实践团队结合调研掌握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提高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据梨水果发展的状况,制定出梨生产应对不良气候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构建应对极端气候与自然灾害的相应措施与机制,引导并扶持果农加大梨园水利配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和增强梨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有关业务部门要积极发挥专业生产合作社、水果行业协会的独特功能,组织果农提前做好防灾、避灾、抗灾的系统性措施。二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组织调查,发现并选育品质好、抗性强、产量高的梨品种、品系。持续完善优质梨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梨的新品种、新品系、新技术。推广梨标准化栽培模式,加强土肥水管理、优化树体结构,合理调控产量,依据不同条件确定不同的留果量,并做到适时采收,在稳产的基础上实现丰产优质高效。三是拓宽销售渠道。对采后梨果实进行科学贮藏、精细包装,保障梨果品质不打折。积极扶持引导梨采后商品化处理企业,大力开展产后加工,研发生产梨果醋、梨果酱和梨果脯等深加工制品。鼓励梨果品信息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为基础、以“农户+公司”为核心,打造梨生产、储藏、销售、加工的产业链条,加强网络媒介宣传,使梨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天实践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全面小康,也就没有中国富强。无论是筹划中国千年发展大计,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都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之“压舱石”,答好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大潮,与时代一起同频共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勠力同心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膺担当,继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青春业绩。
作者:吕静霞 来源:南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说农业发展,“智”推科技赋能
- 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筑梦与云阳,意气行远方”实践团在李佳琳老师的指导下赴云阳县凤鸣镇黎明村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聚
- 08-28
- 踏青春之行,立青春之志
- 2023年7月15日到7月2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筑梦与云阳,意气行远方”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围绕了解公益组织、协助现场活动、走访农村
- 08-28
- 青春媒体谱新篇,绿色乡村焕新颜
- 时光荏苒,物转星移。转眼间,广东财经大学“传媒兴商”实践团的调研之旅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点。回顾7月中下旬,我们深入韶关市始兴县
- 08-28
- 探索秀洲农民画
- 采访中,我们还认识了被誉为“东方毕加索”、与张艺谋、成龙一起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亚洲十位艺术家”之一的秀洲农民画领头人缪惠
- 08-28
- ikun联盟——学校宣讲
- 2023年7月下旬,我社会实践队ikun联盟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行了学校宣讲。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我国的总体民族分布,民族特点,民族
- 08-28
- ikun联盟——社区宣讲
- 2023年7月下旬,我社会实践队ikun联盟,在青岛胶州社区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社区宣讲活动。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