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相传中国梦,盛世青年当有为
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星火接力,丹心筑梦”实践团队成员,于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在此次“星火接力,丹心筑梦”的暑期实践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完成了多项有趣却又不失内涵的活动项目,我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我们一同搭建了“中国核电站”的积木。搭积木的过程又简单又困难——我们一同将积木先按形状分类,再按照示意图上的步骤,将积木一个一个地拼装起来,操作不难,就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过我们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小部分,最后再将各自的部分总体拼接起来,也算是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在拼接积木的过程中,我们都对中国核电站的构造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好奇每个部分的功能作用是什么,为此我们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于是对核电站有了更为深入、系统、全面的认识。
同样的,我们还拼了拼图,和拼积木一样,在拼接过程中,我们对于核电站也是有了更多更为细节的认识和了解,团队成员间也增进了感情,培养了一定的默契。
此类寓教于乐的活动还有一个便是以“核小U漫游中核”为主题的飞行棋。为什么说是寓教于乐呢?在游戏过程中,当我们的棋子落在需要回答“两弹一星”相关专业问题时,我们变能够主动学习了解到更多知识,我对其中一个问题印象最为深刻,问题是“‘两弹一星’精神是什么”,我现在对该问题的答案还记忆犹新——“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之所以记忆如此深刻,是因为在谈及“两弹一星”时,我脑海中立马闪出“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和钱学森,“两弹一星”精神中的每一点都在他们身上有了充分体现。正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青年时期就抱定科研报国的初心。1935年他赴美留学,后克服重重阻难,成功回国效力,使得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他因此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认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需要弘扬中国航天人的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这种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不管条件如何变化,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除了玩相关主题游戏,我们还一同阅读了各类书籍,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还让我们在无形中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任务,我们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素养和道德品质,并将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通过满足国家需求来实现自身价值,持续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帮助我们团队成员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我们了解到了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也是更加了解“两弹一星”相关知识,更加了解社会需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自力更生的精气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也应清醒看到,宏伟的征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付出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才能成功。什么时候都不要想象可以敲锣打鼓、欢天喜地进入现代化。越是风险隐患增多、国际形势复杂,越要保持战略定力,自力更生、团结奋斗,就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就能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
作为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主动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自身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史小诺 来源: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史小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