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精神伟力,厚植青年担当——常州工学院青年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是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所必不可少的,为此,常州工学院的青年学生在各地开展“两弹一星”精神宣讲。
7月,“星火接力,丹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苏州面向社区的小朋友们开展宣讲活动。首先,向大家介绍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涵,明确”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对于我们的鼓舞和激励,以及为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员通过中国核工业的发展引入,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核垄断,我国艰难的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此,我们向小朋友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便有小朋友露出开心的笑容说:“我听过这个故事!外国人能搞得我们也都能搞!不应该比他们矮一截!”是啊,我想在这个故事中,我们都感受到了中国老一辈科学家的勇敢坚韧,为国家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其次,我们和小朋友们通过搭建中国核电站的积木,让这个在人们生活中看似遥远不可见的建筑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小朋友们的眼前,从最开始的积木分类排列到后来的底座搭建,成员和小朋友们都耐下心来,似乎忘记了时间。小朋友们通过分组合作,一同完成,我想这正是“大力协同”在生活小事中的许多应用,小朋友们在搭建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万多科研人员远赴西北进行试验的艰辛相比,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小朋友们也因此体会到了科研人员突破生命考验,无畏艰险的决心和毅力。
团队成员介绍了从1966年10月到1970年4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相继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故事。其中与小朋友们所学过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和“甲光向日金鳞开”两句相关的“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他放弃了英国优厚的待遇,听凭胸中爱国热情的指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一名物理学教授,后又走下讲台变身“核司令”主持核试验。这样的爱国热情怎能不让我们为之动容?他们赤诚一生,奉献永远,最终为祖国造就坚实有力的国防盾牌。“两弹一星”精神为中国人提供了自信自豪的底气,历史川流不息,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赓续精神伟力,又何尝不应扛起肩上的那一份担当,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科技的舞台上书写青春华章。
这一切的一切都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跟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依据历史脉络分为三个30年:(1)第一个30年:白手起家,成就辉煌;(2)第二个30年:开放吸收,自主突破;(3)第三个30年:创新驱动,引领潮流。这第三个三十年正是未来我们所要谋划的,我们应学习先辈榜样,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积极践行“铸国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凝聚“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最终让“两弹一星”精神代代相传,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
本次活动开展,小朋友与团队成员都收获颇丰,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优秀品质;什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凛然气概;什么是“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不懈创新;什么是“千沟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顽强意志......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我们相信中国这只雄鸡必将以强者之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者:杨秦静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