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一路奏响和美乐章

发布时间:2023-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围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主题,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为加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加快文旅产品开发,在7月4日,由山西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师生组成的长城文化宣传实践团,深入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边墙五堡之一的镇边堡开展为期一天的“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实地考察活动。
 
古堡精神振奋人心

 
五百年前修建的古堡,现如今仍屹立着,仍不失高大雄壮之气势,镇边堡村组织委员许娇娜向同学们介绍古堡的修葺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明长城历史上的特例,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古堡虽残破,但一砖一石都展现着曾经阳高人民的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暗道承担着军事人员短线交通的责任,现在更多的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长城精神,更蕴含着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

古树参天展生机

百年榆树旁,许娇娜同志为同学们生动讲述着古榆树的民间神奇传说,引起同学们一阵阵惊叹,古榆树内里中空,有一个可容纳七人的洞口,但繁茂的枝叶仍散发着无限生机,蓬勃向上,在岁月的流逝中,历经沧桑,才养成了古树顽强倔犟的性格,令同学们产生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之情。为了保护这颗古榆树,当地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古榆树不仅仅代表一颗树木的生长,还是一段历史的延续,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镇边堡村的发展,也见证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的提高。
 
古街民俗文化润新生
 
穿过古堡,步行于仿古民俗街中,同学们记录着仿古新村的风貌,听取村民们的故事和经验,也对民俗风情文化产生了许多好奇。古街古韵的特色建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也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经过一路琳琅满目的店铺,各色阳高县特产映入眼帘,杏脯、黄花、黄芪、羊肉……堡内整体街道建筑风格古香古色,回头看,古街与堡门交相辉映,再现了镇边堡曾经的辉煌。镇边堡堡内现有戏台两座,其中一处便位于这条街上。听到许娇娜同志介绍,这不大的戏台,在以前总是挤满了村民观看,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现在只余下一个低低的台子和一个被堵住半个的洞口。时代变化,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有些旧的事物也会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古村靓丽示新容
 
从城墙上看,一座座房屋整齐排列,该建筑群以明清建筑式样为设计特色,沿用晋北地区传统的合院格局。村民向同学们介绍道,这些房屋建设设施齐全,美观大气,绿化程度高,为古村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脸上不自主的笑意,体现出村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喜悦,在村民的带领下,同学们走在古村的街巷里,至此同学们对乡村振兴有了很多实体感受,同时也在思考如何用自己的专业能为这些村庄发展做出贡献。
 
奋进新时代,奋斗当有为!同学们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他们应当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乡村建设中。通过加强对乡村建设的宣传和推广,引导大学生通过实习实践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让更多的青年人了解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将自身所学专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融合互联网的优势进一步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能源。相信在青年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作者:袁艺 来源:长城文化宣传实践团
  • 重温百年党史,坚守百年初心
  • 重温百年党史,坚守百年初心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百年党史,百年初心” 党史学习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3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河南油田房地产管理公司进行党史
  • 08-23
  • 做好绿色“加法”,污染“减法”
  • 广科学子三下乡:文艺汇演展风采,青春助燃浓乡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