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江苏学子返家乡:讲好家乡故事,弘扬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2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华夏文明,灿若星河。打开中国文化的宝库,具有强烈特色的地区传统文化犹如晨星般璀璨夺目。而为了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亲自大力弘扬家乡特色传统文化。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1电气1班团支部追光实践小队于2023年8月6日先前往南京玄武湖公园分组执行任务问询路人、实地考察,后来到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清凉门基地宣讲家乡特色传统文化,深入学习和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二十大的号召,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更绚丽的光芒。
在宣扬实践活动开始之际,追光实践小队队长首先于线上组织定制购买了志愿者红色马甲,并发布了详细的暑期社会实践策划方案,让每个团队成员都充分了解了此次实践活动的行程规划和首要任务。团队成员们都立即响应了队长的号召,并一起热烈的讨论,积极的参与到此次宣扬实践活动中。
     八月酷暑,烈日洋洋,但炽热的温度依旧挡不住游客的热情。在波澜的玄武湖边,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为了深入高效的考察和宣扬家乡特色传统文化,追光实践小队立马定制了计划,将团队成员分成三组,每组四人,都规定了组长并设置了不同的任务:第一组,发送传单;第二组,街头问卷调查;第三组,街头采访。通过不同任务的设置和人员的匹配,可以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到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想法,更高效的宣传自己家乡的特色传统文化,而丰富的实践任务形式让文化接力,铸精神之辉。
    玄武湖边,游客络绎不绝。许多老年人在湖边阴凉处休憩闲聊,放松身心,是团队成员宣扬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的好时机。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象不应只有青少年群体,还要有庞大的老年群体,才能更全面更深入的宣扬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第一组追光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湖边,向老年人们发送传单,并逐字朗读传单上关于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蔼的爷爷奶奶们也主动与第一组团队成员们进行了关于家乡特色文化的探讨与交流,谈及了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和独具一格的家乡文化,并对第一组团队成员们介绍有关自己的家乡特色文化展现了浓厚的兴趣,表示了想要参观团队成员们家乡的愿望。第一组团队成员通过发送传单的方式让老年人们明白了保护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加深了保护特色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中国文化差异性得以体现和尊重,中国文化多元性的发展得以促进。
 
    与此同时,第二组团队成员来到熙熙攘攘的玄武湖门口,每个人都向来往的游客礼貌的表明了来意,游客们纷纷表示支持,并热情的欢迎追光实践小队团队成员的到来,认真填写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以文化认同为抓手,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工作之‘纲’。”而在游客们对第二组团队成员街头问卷调查的热情回应和认真填写中,体现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认同,星星点点的文化认同会汇聚成耀眼的光芒,尊重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精神上的共同体。
 
    人民日报社社长庹震言:“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文化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为了实现文化自强,也就是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于是,第三组团队成员将采访对象定位为从孩童到老年,位于玄武湖公园景区的道路上,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游客进行了街头采访。听闻是为采访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孩子们笑意盎然、兴奋不已,青壮年们滔滔不绝,老年人们慢条斯理、娓娓道来,年龄段虽不同,但都身为华夏儿女,无一不展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坚定信心,这种文化自信重要到事关国运、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获得更多外部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注入强劲的动力。
 
    在追光实践小队团队成员全部完成于玄武湖公园实地调查的任务之后,所有人全都前往南京城建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清凉门基地,每个团队成员通过放映先前制作的精美PPT并上台演讲的方式,向公司员工们弘扬了自己家乡的特色传统文化。公司员工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为每个宣讲完毕的团队成员送上了热烈的掌声,并与团队成员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文化分享活动。
 
    至此,追光实践小队对于家乡传统文化的宣讲圆满结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而通过此次实践宣扬活动,团队成员们将各自家乡特色文化弘扬到更远的地方,队员们相信每一地区的特色传统文化,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城墙添砖加瓦,让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社会发展,让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作者:李唱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情暖空巢老人,助力温情乡村
  • 情暖空巢老人,助力温情乡村
  • 学校在2023年继续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拥有一次在基层锻炼的机会,使我们将平时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更
  • 08-22
  • 北方工业大学齐风鲁韵文化调研团探访曲阜“三孔”
  • 法治家乡社会实践团:我们在行动!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法治家乡”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在山东省德州市开展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交通道路安全、垃圾分类、社区普
  • 08-22
  • 探索非遗之路,为非遗传承奉献力量
  • 探索非遗之路,为非遗传承奉献力量
  • 2023年8月9日,秉承着勇担非遗传承的重担,我校“‘黔’路拾遗,从非遗看中华文明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就此组建,前往遵义市红花岗的
  • 08-22
  • 以手造物,以物抵心
  • 以手造物,以物抵心
  • 南京财经大学蒲公英团队执行的第14届加油!乡村夏令营加油课之创造力的培养
  • 08-22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