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等久等,刚才接了个大单,耽误了些时间。”即白民宿负责人周松匆匆赶来,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据周松介绍,这里曾是一片被过度开发的矿山。为践行“两山”理论,2017年,采石场正式关停,重庆金硒穗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解决了矿山改造、与村民沟通、与政府对接重重难题,即白民宿既受益于中华村大规模小米种植形成的独特景观,又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将游客带来中华村并帮助销售中华村特色农产品,反作用于中华村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中华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设计理念年轻化。很多时候,审美理念就是竞争力。”谈及经营秘诀,周松如是说。
除草采李体验助农,乡间采风构思宣传
7月13日早,小分队分为两组,分别开展了小米田间除草、采摘熟李等助农活动和拍摄宣传片的志愿服务。正值夏日农忙时节,小队成员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开始了除草摘李的工作。一锄一把草,看似简单,却是件细致活;一手一摘李,看似轻松,却是件技术活。晴日高照,小队成员汗流浃背,却始终保持着热情的状态。另一小分队则开始为制作中华村宣传片搜集素材。从碧绿麦田走到茂盛果园,从农家小院到道路景观,小队成员走访了村庄的各个角落,希望勾勒出最美的和美乡村画卷。
理论宣讲创新形式,综合服务贴近民心
7月13日傍晚,小队开展了综合服务式“田野宣讲”。所谓综合服务有三:宣讲助农扶农政策、提供文艺活动以及助产助销农产品。多种服务综合于一方小小广场,带给了村民丰富新颖的体验。小队依次进行了二十大精神宣讲、《歌唱祖国》的单人舞蹈,《一个鸡蛋》助农扶农小品、《稻香》歌舞、隆平精神话剧表演,并带动村民参与到表演中。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掌声喝彩不停。活动结束后,村民对小品、歌舞的形式赞不绝口。
历时两天,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村民们不舍的告别声中落下帷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小分队成员将继续把课堂学习与农业农村现实需求相结合,为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来稿
重庆微光小分队 李溪/撰稿
重庆微光小分队 谢颖/摄影
重庆微光小分队 李溪/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