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素履以往访三产,乡遇韶光助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21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2日至7月13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前往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华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调研中华村产业建设现状,提供多项文化服务,助力和美乡村擘画蓝图。
特色种质保障民生,打造产业突破困境       
     7月12日上午,中华村综合治理专干陈果热情接待小分队一行,就活动开展进行交流对接。随后,中华村党支部副书记顾大荣带领小分队参观中华糯小米种植基地,了解当地特色种质资源的发展状况。据介绍,当地已有500余年种植小米的悠久历史。这里的中华糯小米口感独特,且微量元素丰富,具有显著的种质优势。近年来,中华村在北碚区农委的支持下,加强中华糯小米产品品牌建设,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一体化运营模式,并与海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吸纳老年人口就业,提高村民收益。
     顾大荣告诉队员们,基地建设之初,中华村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农村人口流出趋势严重,小米种植规模逐年缩减;二是产品销售渠道不通,资金流转困难。三是自我经营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如今,中华糯小米基地致力于拓展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研发出糯小米空心面、粮米酒等多种产品。 “两山”理论赋能振兴,特色民宿展现新貌7月12日下午,小分队参观了即白民宿。民宿以朴质简约的木制家具为主,落地窗外,是硕果累累的李园、层次分明的悬崖与澄澈清亮的碧空。在这里,游客可以共游李园,在熟李的香甜芬芳中纵享李下擒鸡的亲子之乐;可以饮咖品茗,坐在波西米亚式的软垫上随手抽一本书消磨时光。

     “久等久等,刚才接了个大单,耽误了些时间。”即白民宿负责人周松匆匆赶来,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据周松介绍,这里曾是一片被过度开发的矿山。为践行“两山”理论,2017年,采石场正式关停,重庆金硒穗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解决了矿山改造、与村民沟通、与政府对接重重难题,即白民宿既受益于中华村大规模小米种植形成的独特景观,又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将游客带来中华村并帮助销售中华村特色农产品,反作用于中华村的蓬勃发展,有力促进中华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设计理念年轻化。很多时候,审美理念就是竞争力。”谈及经营秘诀,周松如是说。

除草采李体验助农,乡间采风构思宣传
      7月13日早,小分队分为两组,分别开展了小米田间除草、采摘熟李等助农活动和拍摄宣传片的志愿服务。正值夏日农忙时节,小队成员在当地村民的指导下开始了除草摘李的工作。一锄一把草,看似简单,却是件细致活;一手一摘李,看似轻松,却是件技术活。晴日高照,小队成员汗流浃背,却始终保持着热情的状态。另一小分队则开始为制作中华村宣传片搜集素材。从碧绿麦田走到茂盛果园,从农家小院到道路景观,小队成员走访了村庄的各个角落,希望勾勒出最美的和美乡村画卷。

理论宣讲创新形式,综合服务贴近民心
    7月13日傍晚,小队开展了综合服务式“田野宣讲”。所谓综合服务有三:宣讲助农扶农政策、提供文艺活动以及助产助销农产品。多种服务综合于一方小小广场,带给了村民丰富新颖的体验。小队依次进行了二十大精神宣讲、《歌唱祖国》的单人舞蹈,《一个鸡蛋》助农扶农小品、《稻香》歌舞、隆平精神话剧表演,并带动村民参与到表演中。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掌声喝彩不停。活动结束后,村民对小品、歌舞的形式赞不绝口。

       历时两天,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微光小分队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村民们不舍的告别声中落下帷幕。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小分队成员将继续把课堂学习与农业农村现实需求相结合,为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来稿

重庆微光小分队 李溪/撰稿

重庆微光小分队 谢颖/摄影

重庆微光小分队 李溪/通讯员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三下乡——悠悠茶香,同心振乡
  • 重走习近平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的体育风采 ——赴乒乓球训练
  • 游览诗城博物馆,弘扬中国古文化
  • 安徽马鞍山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城市,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诗歌文化氛围。地处长江下游中段,自古就有“吴头楚尾”
  • 08-21
  • 山水乡村振兴在途,仙姑黎民向党而红|南师大新传院学子专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