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评弹文化奥秘,展现非遗魅力风采
苏州评弹是江南文化的灵魂之歌,是苏州人心中的烟雨,是评弹演员唇齿间的春秋,是现代社会里失落的辉煌。苏州评弹历史悠久,在苏州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苏州评弹说唱的内容,既有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也有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家长里短的民间故事,雅俗共赏,受众遍及士农工商乃至贩夫走卒。为了探寻苏州评弹背后的故事,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团风华绝代队于2023年7月9到访苏州,与苏州评弹文化来了一次隔空的心灵交流。
发放问卷,调查民情
七月的苏州,烈日炎炎,万里无云,风华绝代队于7月9号上午抵达苏州戏曲传承中心,购买门票后进入剧场,共听评弹《黄金印》。本次活动中,小队成员通过聆听评弹和对评弹专业演员的采访,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传统文化苏州评弹戏曲的了解,体会到了评弹非遗文化的深刻魅力。活动初始,实践团成员先行入座,静待戏曲开场,等待大部分的观众入场后,队员向各位在场观众发放关于评弹戏曲文化的调查问卷。各位爷爷奶奶老一辈人对此很是关注,用着苏州本地话滔滔不绝的讲述他们心中的评弹文化。历史的文化传承无疑是细水流长而又刻骨铭心的,从古至今,苏州的评弹文化自发源起就成了一道涓涓细流,流淌过历史的篆刻,也蜿蜒过人民的心中,在苏州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调查问卷的结果是很真实的,大部分人在问卷中都表明自己对于这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对这项非遗传统更加重视。
听戏曲评弹,感非遗魅力
评弹戏曲开始,实践成员回到座位,评弹《黄金印》正式开场。台上聚光灯亮起,两位身着旗袍的评弹演出者,款款上台,开始演奏。台上身姿款款袅袅,两位表演老师的面容动情动人,灵活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的游走,音符悦耳,琵琶和三弦的声音交相辉映,待到戏曲高潮,二人一问一答,生动模拟剧中情形,令人忍不住沉浸其中,神态动作都在戏中。评弹声高亢而又婉转悠扬,丝丝入扣,每次唱腔的起承转合都动人心弦。正是应了那句“评弹弦索叮咚,如同江南的水。如果说评话犹如太湖般开阔澎湃,弹词则如穿街越巷的小桥流水。”这一刻团队成员都沉浸其中,为这伟大的艺术而感到震撼。台下的观众也是如此,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在聆听戏曲的过程中忍不住轻声哼唱,手也跟着比划。在这一场精彩的评弹中,实践队员们真实地感受到了评弹这一非遗文化跨越百年的文化魅力。
采访提问,切身了解评弹文化
评弹演出结束后,实践队员与表演的两位老师进行协商,前往后台向老师提问了一些有关评弹戏曲的具体内容,例如关于演出需要作出的种种努力以及评弹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等。小队成员同时也回应了老师对于年轻一辈的期望,表示愿意继续传承和坚持评弹文化,弘扬评弹文化精神。舞台背后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为演出的成功喝彩,也为非遗文化能得以传承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观览评弹历史,感味文化韵味
在采访结束后,小队来到了苏州评弹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门口站满了慕名前来感受评弹文化的游客,大家无不对这传统评弹博物馆充满着兴趣。进入馆内,绿树红窗,木头的牌匾,红木的座椅,无不带有历史的厚重感。在转弯角,有一处微缩景观,是台下泱泱人群坐于红木桌旁,有酒有肉,台上是两位先生在评弹,历史的尘土仿佛铺面而来。小队成员在此处驻足,看到这栩栩如生的画面,仿佛能感受到几十年前先辈的评弹唱曲,这让各位成员更加坚定传承这项非遗文化的决心。博物馆内的墙上是评弹发展的历史,也是大家为评弹艺术奉献的一生,这些文字一笔一触地勾勒了苏州评弹的底蕴。馆中的每一处场景,每一个介绍都承载着历史的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小队队员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探讨,无人不赞叹苏州评弹戏曲的魅力,纷纷表示热衷于这项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成员们表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坚守,复兴非遗文化势在必行。苏州评弹传承发展需守正创新,要重视长篇书目。长篇书目内容丰富、人物众多,说书人集编、导、演于一身。一旦掌握这些技巧,更换书目或者演出中篇、短篇时就会驾轻就熟。“守正,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遵循评弹艺术的特征和规律。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对‘旧’的突破和超越。”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空间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多重时代印记,通过非遗,华夏子孙把自己和世世代代的先辈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将祖祖辈辈的精神文化连结在一起,最后也将成为这个文化传统的一个环节。
通讯员:苏婉秋
作者:苏婉秋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从社区到居家,小改造创造大幸福
- 2023年暑假,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名同学以“适老改造进社区,实地调研知民生”为主题开展暑期实践。团队选取苏州市吴
-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