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服务国家,青年共赢未来”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三下乡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新时代青年要深入学习党史。2023年8月3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服务国家,青年共赢未来”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学习党史活动。队员走进一个个场馆,亲身体验红色党史,用心感悟党一路走开的艰难,将党的过去与未来和自己紧紧结合。
洛八办的讲解员说,这里原是洛阳富商庄氏的宅院,始建于公元1831年。1932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洛阳,此院被征用。1938年10月至1942年2月,此院为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所在地。1985年4月,这里成为纪念馆。
沿着这座三进院落漫步,只见青砖垒就的房屋和红色的窗棂使整座院落显得幽静而古朴。在泛着青光的石砖上行走,队员们将自己代入1938年至1942年的那段岁月,与八路军一起思考共产党的未来,一起为中国的未来把脉开方。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是全国坚持时间较长的八路军办事处之一,转送了数以千计的军政干部,成为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八路军驻洛办事处以公开机关的身份,帮助和支持了河南地下党的工作,大批党员通过这里走上抗日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无论是多么小的东西,都承载了那段令人热血沸腾的奋斗史,一个茶杯,一本宣言,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纪念馆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好这些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我们的使命。
救亡室及洛办机关俱乐部,是洛办和过往人员召开会议,举行各种文体活动,阅览延安出版的书记刊物的场所。刘少奇,朱德,彭德怀曾在这里开过会。只有亲身坐在当时的长椅上,队员们才真正体会到“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重量,只要青年敬仰英雄,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像英雄模范那样坚守,像英雄模范那样奋斗,就能谱写出壮丽的青春之歌。
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队员的家国情怀,激励了队员的责任担当。新时代青年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自觉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