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独特特色的地方文化,为了赓续潮汕文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7月24日至7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阳服务队面向汕头市岐山第二中学开展了潮汕文化特色课程。
“舌尖上的潮汕——共享潮汕饮食”课程由队员林慧婷主讲。课程通过视频、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对潮汕饮食文化进行讲解,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协助学生理解与记忆。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潮汕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饮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图一 队员正在讲授潮汕工夫茶的知识
“家国春秋——共探潮汕宗祠建筑”课程由队员林慧婷主讲,以呈现潮汕宗祠建筑特色的视频为出发点,引出对潮汕宗祠建筑历史和特点的探索,设计丰富的课堂问答环节协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同时,在课程最后设置“小组协作绘制体现本节课所讲的潮汕宗祠特点的宗祠建筑”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手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加深了对潮汕建筑文化的理解,最后,希望学生在本节课过后对潮汕建筑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体会潮汕建筑的细致精美和工艺人的心灵手巧,成为了潮汕建筑文化的小宣传员。
图二 “家国春秋——共探潮汕宗祠建筑”课程课后作业
“探寻潮汕的多彩艺术世界”课程由队员叶思烁主讲。课程从“为美、为家乡、为文化软实力”三个方面告诉同学们了解潮汕艺术的重要性;接着,以“一件晚礼服、一处寺庙、一场劳热”为引,分“潮汕视觉造型艺术”和“潮汕视听表演艺术”两大板块带领同学们轻叩潮汕艺术之门。同时,本课程还设置了“潮汕地区的植被”和“潮汕人口迁移”两个地理板块,让同学们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增进对本地区历史地理环境的认识。
认识一门艺术,就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基于此理念,课程既为同学们展现潮绣、潮州木雕和英歌舞的发展历程,点出其荣誉成就,激发同学们对潮汕艺术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又让同学们明确艺术的发展困境,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提出让艺术“潮”起来的创新发展路径。最后,课程以“英歌舞火遍大江南北”为例,指明艺术活化创新的方式,呼吁同学们投入到潮汕文化的传承发扬的队列中。
图三 队员正在讲授“探索潮汕的多彩艺术世界”课程
图文来源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阳服务队
来稿单位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阳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