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知青精神,点亮信仰之灯 ——同心燃梦队走进岭北知青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3-08-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12-16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百千万工程”结对项目——学前教育学院同心燃梦队走进遂溪县岭北知青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温知青岁月,传承知青精神,在真情实境中接受精神洗礼,在切身体验中升华思想觉悟,在“行走的思政大课堂”中淬炼红色信仰。



图:同心燃梦队走进岭北知青园开展社会实践
沉浸式研学,老知青现场述初心
“大家知道毛岸英吗?他可算是新中国第一个知青。”知青园的修建倡议者代表、湖南省怀化军分区原司令员许强为队员们绘声绘色讲起了知青的故事。“其实早在延安时期,刚从苏联留学归来的毛岸英就被毛主席亲自送到陕北农村,拜一位边区特等劳动英雄的农民为师,学习种地开荒等农活。”


图:老知青许强为大家讲述知青故事
从知名人物的知青轶闻讲到自己上世纪70年代到田增村的插队经历,许强结合现场陈列的照片、实物、展览娓娓道来,一下子就把队员们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在这里插队、参加高考、参军入伍……岭北见证了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哺育了我成长。尽管后来我去了国内很多其他的城市,但在我心里,这才是我的精神家园。”讲起自己的建园初衷,在场的队员们无一不被许强身上的家国情怀所感染,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队员胡俊杰参观后,表示大受震撼:“听着真人版的知青故事,眼前那些烙上时代印记的文字、图片、实物彷佛也变得鲜活起来,自己犹如置身于那段峥嵘岁月,激情澎拜,氛围感拉满,感受真的大不同,瞬间把我从局外人转变为‘感同身受者’。”
重走挑水路,汲取奋进力量
“来来来,带你们一起去走走当年知青的挑水之路。”在35℃夏日高温下,队员们跟随许强的步伐,重走在当年女知青每天往返的挑水路上。短短几分钟,大家都汗流浃背了。“当年可不是现在的水泥路,而是旁边的田埂小路,一旦下雨,就是妥妥的黄泥路了。”一路上,许强继续讲述着他当年下乡插队的故事,路边的一花一草一物,都能引发他的满满回忆。
图:实践队员重走知青挑水路
队员们冒着酷暑,淌着汗水,走过平坦的水泥路,穿过杂草丛生的沙石小路,将近半小时终于步行到达当年女知青挑水的大水塘。当顶着炎炎烈日,切身感受了两公里的步行后,队员们对一代人用青春、热血、奉献、拼搏创造的知青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队员陈梓仪气喘吁吁,满怀感慨地说到:“今天我们走的大部分是水泥路,身无负重,但已经觉得挺累了。和当年的知青一比,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好太多了,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躺平、堕落,不好好奋斗呢?”
以青春之,传播实践故事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为了让知青精神被看见,推动实践成果创新性表达和转化,实践队员苦练“内功”,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在项目策划、学习形式、作品表达、媒体融合上下功夫,勇探索,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结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打造“云”直播、“乡约课堂”、“我是青春解说员”等节目,寻找更受当前年轻人喜爱的传播形式,用更青春、更活泼、更时尚的方式解锁红色文化传播密码,为知青精神注入新时代的活力,激发社会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吸引大家愿意看、喜欢看、主动看。团队数字化作品推出后广受欢迎,点击量超过1.6万,以实际行动为岭北镇文化旅游赋能增色,助力乡村振兴。

图:青春解说员“云”开讲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知青经历时说过,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这个夏天,同心燃梦实践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甘做“自找苦吃”的年轻人,深入农村调研,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奉献抒写人生赞歌,在社会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以青春力量传承知青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作者:刘夏坚 来源: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同心燃梦队
  • 暑期社会实践|出征篇:长安大学“情系乡村心向党·同绘振兴
  •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城镇,擎画振兴蓝图...
  • 夏令营最后一天:向阳花望曦队三营致谢海上钢琴师
  • 夏令营最后一天:向阳花望曦队二营“魔豆之旅”诠释团结的力
  • 青理学子三下乡:予书以梦,书香助童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