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和陆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海洋是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和稳定的生态屏障,陆地是海洋开发和保护的重要依托。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创生态保护模式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部署,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烟台大学海洋学院“黄河入海 环保入心”科考实践队走进小黑山岛小黑山村,开展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2022级辅导员、实践队指导老师王鸿睿带领6名学生开展实践。
实践地点介绍
小黑山岛位于黄河末流的黄渤海湾,四面环海,是庙岛列岛南部一组岛群,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独特的河流风貌,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海洋生态系统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隶属于山东省烟台市长岛海洋生态综合文明试验区。小黑山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战争期间是扼守渤海湾的战略要塞。
实践内容
绿色发展科考调研
团队走进小黑山村并深入农村基层,采用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对乡村发展及养殖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民情,并发现问题,发挥专业特长和利用学院专业指导团队资源,为养殖户的养殖管理建言献策,实践队员协助养殖户实施,共同解决养殖户的实际问题。
一、调研当地养殖业基本情况
实践队员与小黑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成波共同探讨了黄河与小黑山岛的历史渊源,了解黄河为小黑山岛带来的资源与挑战。实践队员实地调研了海参养殖户的基本情况,“海参一年中只有半年的生长期,6-9月底开始夏眠,秋天生长,进入冬蛰后长速缓慢,来年的三四月份再疯狂生长”,养殖户夫妻讲到,“水温是海参存活的基础,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让海参的培育也面临巨大挑战。”了解海参养殖品种、养殖方式,探讨绿色养殖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现当地养殖业存在的问题
李成波书记提到:“黄河水土流失问题给岛上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鱼类捕捞量明显减少。”近年来因为河道开挖、水土流失等原因,河道沿线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港口泥沙淤积日益严重,虽然近年来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实际仍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解决问题关键还需从黄河流域入手,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河道植被的管理,增加植被覆盖面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只有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岛屿养殖产业的高水平发展。
生态环保科普
实践队员利用晚上空闲时间与当地村民进行热烈讨论,通过发放宣传单,普及并探讨海洋灾害防御知识。大风起兮潮飞扬——风暴潮的危害性极大,来临时会携带狂风巨浪影响海边养殖区,破坏水产养殖以及盐业生产;潮水漫上堤岸,会造成财物损失并且污染淡水资源;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房屋损毁以及人员伤亡。实践队员建议村民们及时留意相关部门发布的警报,海上船只应尽快返回港湾,不要滞留在海上,轮渡,海上观光都必须停止。
实践队员还与村民们一同讨论了海洋杀手——溢油,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储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它形成的油膜致使海水缺氧导致生物死亡,并最终危害人类健康。实践队员号召村民发现海洋溢油应及时拨打应急中心电话,远离溢油海区,不销售和使用溢油发生区域的水产品。
其次,实践队从什么是海草床,海草床面临哪些挑战,对如何修复海草床问题与村民展开交谈。海草床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具有强大的碳捕获和碳封存能力,低分解率和相对稳定性使其对碳的封存可达数千年,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队希望通过科普使村民认识到海草床的重要性,提高海草床保护意识,管控污染物排放,改善海草床生境质量,拒绝倾倒垃圾、排放污水、托底作业、人为破坏。
最后,实践队员以江豚保护为主题引入,探讨小黑山岛与黄河流域的渊源。江豚在黄河入海口与黄渤海海域都有分布,但近几年来江豚搁浅的现象常有发生,但是经过调研发现当地村民对江豚保护以及搁浅后的救助措施了解甚微。实践队员从江豚的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种类、数量、搁浅救助等方面进行了知识科普。
低碳环保实践活动
碧海银滩、岸线绵延;滨海风光,游人如织。实践队员在小黑山岛海岸线开展净滩活动。波光清纹落沙滩,海风轻柔诗梦圆。目之所及之处,海滩上零星散落着塑料瓶,包装袋,白色泡沫等。于是,实践队员身披红马甲,毅然决然的当起了海滩上的“清道夫”,坚实的臂膀上担起的不仅仅是垃圾的重量,更是一种爱护环境,保护海洋的一种决心。“这些大部分是白色垃圾,很难降解,不仅对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更对海洋生物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实践队员这样说到。我没将垃圾一一捡起,并称取了它们的重量,竟达到了21公斤重!
随后,实践队员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通过净滩活动,队员们发现海边塑料污染问题显著,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亟待加强。因此,实践队员针对印象深刻的垃圾,比如盛有深黑色液体的矿泉水瓶、渔网、油漆桶等撰写并分享垃圾的“前世今生”的故事,以传播环保理念,呼吁村民保护生态环境。实践队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清理沿线海岸垃圾,普及海洋保护修复知识,提升百姓海洋资源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