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歙县田梗园家庭农场占地百亩,四年环山,蕴含着农业发展的新鲜活力。
为进一步了解歙县田梗园家庭农场种植业发展,讲好家庭农场产业振兴故事,安徽农业大学追鱼逐梦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11日下午实地学习,发掘先进事例,采访了歙县田梗园家庭农场管理员方文怀。在他的介绍下,了解了田梗园家庭农场的基本运行情况。方文怀从事农业种植四十余年,为歙县农业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
坚定不移,从事农业方向
“在培训会毕业会上,我滔滔不绝的发表我对农业发展的看法,最后对同学和导师说了一句: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要活的更好。”刚毕业方文怀对农业充满了憧憬, 幸运的是家庭不反对。在包下田梗园家庭农场后,面临重重困难,不知如何下手。方文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参观各地的农业基地,不断总结经验,一步一步,一点一滴,从前途茫然,到百张设计稿纸,再到为家庭农场铺路、拉线、凿井,最后到近乎完美的排水系统,最终自己的家庭农场诞生了。从一片茫然,到四处学习经验,方文怀经历了数十年的考验。面对靠天吃饭的种植业,经营农场的初期,仍然困难重重,方文怀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积累经验,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农场的经验方法。
报量更保质,助力乡村振兴
“当一个人生病了,是选择输血还是造血好?当然是造血。”方文怀介绍农场基本销售情况时说到。田梗园家庭农场种植农产品种类众多,多种种植模式都是在顺应当地地理情况的基础上创新的模式,因地制宜,才能发挥优势,田梗园家庭农场的种植模式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基础上,优先保证供应的质量,保证质量的工作都是方文怀从事农业多年来总结的经验。近些年,在草莓盛产的季节,一些浙江的顾客不辞辛苦,跨省而来,只为亲自采摘当地的新鲜草莓。随着田梗园家庭农场基础设施系统的逐渐完善,管理系统也逐渐完善。方文怀开始雇佣员工种植,将田梗园家庭农场分区精确分配到个人,员工每日的工作也会仔细登记,将种植工作精准分配,以确保农产品质量水平。其中,雇佣的员工几乎都是一些乡村的相对困难户,在家庭农场的发展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争当头雁,心存乡土之情
“我们做农业的要做出成就,就要将农业做好,争当头雁,这也是我正在努力的方向。”当实践团问及农场的发展时,方文怀郑重说道。田埂园家庭农场凝聚了方文怀一生的心血,各方面都系统已经完善,方文怀正在为该农场的各系统寻找更大的舞台,希望让农场又进一步的发展,也希望为农场引入鲜活的动力,为农业发展增添一份色彩。本次走访,是实践团与农业前辈的灵魂互动,是实践团亲身体会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乡土之情的宝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