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强化结核病患者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随访服务等全环节管理,全面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提升全民健康素质。2023年7月5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青木计划”——结核防治志愿宣讲团赶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红旗社区开展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人们咳嗽,打喷嚏,我们就可以传染到更多的人类。”此时,红旗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二楼会议室里正进行着一场关于结核病知识的情景剧表演。参演者均是结核防治志愿宣讲团的团队成员,他们通过扮演“活跃的结核杆菌”“懒惰的结核杆菌”等角色为当地居民生动讲述结核杆菌的特性以及如何防治结核病。
本次情景剧共分为三幕,前两幕中,结核杆菌们开会讨论,期间活跃的结核杆菌与懒惰的结核杆菌针对人们研发出的药物表现出不同状态,结核杆菌们也分享了自己喜欢与讨厌的事情,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想向居民们演示了结核杆菌狡猾、顽固的特性以及如何防治结核病,最后一幕则模拟人们开窗通风,结核杆菌被赶跑的场景。“我们情景剧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小品,但其中的内容、对话、场景等都由我们成员自己创作和编排。”团队成员朱雪莹介绍说。

扮演“活跃的结核杆菌”的方茜茜偷偷告诉“卧底”说:“我们讨厌开窗通风。”一旁的“结核杆菌”们都恐惧不已:“如果开窗通风,我们都要消失不见了。”扮演者们用夸张的手法还原生活场景,通过“结核杆菌”们的互动,团队成员们道出了开窗通风对于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性。看完表演后老人们不禁感慨:“枯燥的病理知识通过表演中变得通俗易懂,为孩子们点赞!”

据团队领队韩旭介绍,结核病属于常见传染病,但由于其病灶微小,无典型症状,导致早期患者未能及时就医,老年群体里这种情况更是常见,采取情景剧演绎加宣传手册讲解的方式,旨在引导社区居民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社区结核病聚集疫情的发生,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关林街道红旗社区负责人表示:“感谢同学们为本地的结核病预防工作做出贡献,本次活动加强老年群体对健康的重视。希望今后的结核病防治队伍越来越繁荣,能帮助更多的地区和群众。”

爱心是我们抗击疾病最好的疫苗。本次结核防治志愿宣讲活动以世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为契机,主要围绕结核病的三级预防来展开,并结合宣传手册,告知基本检测方法。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感受到终结结核病还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防治的氛围,一些群众仍对结核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应继续向大家科普结核病的疾病信息、危害和防治知识,将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持续化,给予结核病患者多一分理解与关怀,少一分歧视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