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乡村服务老人,激活“康养+旅游”的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3-07-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随着康养产业发展基础的不断夯实,“建设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战略。为探索贵州省“康养+旅游”的养老模式,充分挖掘贵州省康养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六盘水师范许文远“微光成炬,情暖桑榆”团队于7月7日来到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开展实地调研此次调研主要针对外来旅居游客、当地康养产业以及基层干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宣讲的形式,对当地的康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提高老年人“健康、养生、休闲”的康养理念。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与房车基地负责人交流
当天上午九点,团队成员前往彝族风情街和海坪街道两地的房车基地。这两地房车基地的成员大多数来自于外省,能够对贵州省的康养服务产业予以客观的评价。通过询问他们在基地的生活方式以及对贵州省康养旅游的看法,了解到他们大多数来自于贵州省附近的四川、湖北、安徽等省份,但也不乏有来自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北方地区省份,这些游客被六盘水市的宣传标语“十九度的夏天”所吸引,慕名来到中国凉都避暑。在交流中,一位来自安徽省的车主告诉我们:“贵州省并不是他们自驾旅游的第一站,但却是旅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感受最好的一站,”并且对于当地的“康养+旅游”模式的养老方式,表示认同和赞许,认为该地具备发展康养服务产业的基础和前景。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对基层政府人员进行访谈
交流结束后,团队成员在阿娄社区接待室内对党支部副书记陆英进行了访谈,沟通重点主要是康养服务业在当地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以及基层干部对于如何发展该产业所做出的努力。通过询问当地有哪些康养产业、康养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在发展该产业的道路上遇到过哪些困难以及对于发展该产业做出了哪些努力等问题。据阿娄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陆英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实,当地的经济发展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康养产业正逐步从无到有不断地发展,目前虽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但在医疗保障、交通连接以及特色饮食方面正在不断地加强。作为基层干部,陆英副书记说:“为群众做实事是最基本的,更何况群众选自己做书记,是对自己的信任,理应为从实际出发,做好带头作用。”在今后的日子里,要牵头带领村民不断为发展康养产业而努力。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健康养老宣讲活动
下午三点,团队成员为提高老年人对于健康养老的关注,宣传“康养+旅游”的养老模式,促进老年人“健康、养生、休闲”的康养理念的形成。在阿娄社区会议室内利用PPT宣讲,将“如何健康养老以及康养旅游的好处”用幽默诙谐的短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团队成员带领三十位老年人观看了宣传视频。视频结束后,通过知识问答、有奖竞猜的游戏形式,对视频内容中有关养老的知识进行了提问。在此期间,老年人们都踊跃地进行回答,团队成员通过这种形式加深了老年人对于如何健康养老的印象。目前,六盘水市已通过“三个强化”建成森林康养试点基地六家,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推进康养产业的发展,推动康养产业的发展也要从基层群众的意识层面下手。
图为团队全体成员在当地进行合照
通过今天一系列的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也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在学习之余拓展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感恩社会,为社会多做贡献。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合力协作,团结互助,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安排,既锻炼了心智,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为养老产业发展助力,有利于促进当地康养产业的发展,为加速乡村传统产业创新升级而不断努力。通过调查当地的康养服务产业,以大学生的视角创新性地打造以“凉”字为主题的养老服务品牌,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基本、普惠向品质多元发展,建立文化鲜明的健康养老模式。在一天的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一定要把实践中看到、听到、想到、学到的认真总结,用这些宝贵的经验指导自己日常学习生活。
 
作者:曹婧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黔南幼专学子三下乡:艺术传递温暖 共同前行
  • 山东学子踏上三下乡征程,用爱点亮回马镇的希望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