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志愿者服务队于2023年7月20日上午十点来到梅园小区,携手困境儿童,共筑美好未来,帮助他们认识货币、垃圾分类、捏泥人及道路交通行为,或许他们缺少陪伴、关怀、或物质条件,但我们愿意用心陪伴、用行动实现梦想、用故事点亮他们的未来。
当日上午,晴空万里,风和日丽,幼儿园的欢乐声,透露着青春朝气蓬勃的气息,志愿者成员们怀揣着热情来到了教室。进入教室,小朋友很是高兴,纷纷鼓掌呼喊着欢迎我们。
首先,王晓典给小朋友讲解货币相关知识。她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货币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带领孩子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从古代的交换方式讲起,王晓典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时空之旅,将货币演变的历程娓娓道来,让孩子们认识到货币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志愿者们教给了孩子们如何识别不同面额的纸币和硬币,并解释了它们的用途。志愿者们还给孩子们分发了一本有趣的绘本,讲述了一个关于节约和理财的故事。这个小礼物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货币的价值,激发起他们对未来的展望。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有关货币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储蓄意识和理财观念。志愿者们用他们的爱心和耐心,温暖了每个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随后,王晓典给小朋友们讲解关于日常中的垃圾分类,一开始,她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好处,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垃圾应该如何正确分类,以及分类后垃圾的处理方式。接着,和小朋友们一起进行了实地演示。借用印有纸张、塑料瓶和食物残渣等垃圾的卡片,让大家根据垃圾的特征和属性来分类,在分类过程中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观点。通过互动讨论,大家逐渐掌握了垃圾分类的要点。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我们志愿者们为每个小朋友发放了一份垃圾分类指南,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垃圾分类。同时还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以推动垃圾分类理念的普及。
为了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志愿者团队还带来了粘土,进行手工实践。在粘土手工课上,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动手制作各种形状和物品。有的小朋友喜欢制作动物,他们可以用粘土塑造出五颜六色的小鸟、小狗或小猫。有的小朋友喜欢制作食物,他们可以用粘土塑造出可口的汉堡包、蛋糕或冰淇淋。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制作车辆,他们可以用粘土塑造出汽车、火车或飞机。在制作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用不同的颜色,给自己的作品增添生机和趣味。制作完毕后,他们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创意和想法。

图为实践队开展粘土手工课
交通不文明行为是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我们深知教育儿童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因此决定从幼儿园这个关键时期入手,通过有趣而富有教育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我们主要以“用图册教授文明出行”的方式展开,通过一本有关交通事故防范和文明出行的图册,并在图册中插入了一些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首先,他们通过讲解图册中的内容,向孩子们传达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他们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红绿灯的含义,强调了不随意穿越马路的危险性,并告诉孩子们文明行为可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接下来引导他们找出图册中的不文明行为以及正确的做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关于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的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文明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与小朋友们辨别交通不文明行为
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丰富的课程和互动,让孩子们享受欢乐的假期时光,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才艺。每一次与孩子们的互动,都是我们对社会责任的一次践行。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给这些孩子们带去快乐和正能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