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丰富乡村振兴有效途径,持续释放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潜能,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三下乡”调研团队于7月5日赴韶山乡黄田村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数学学科及心理健康教育授课,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热烈。七月的蝉鸣,鸣出了盛夏,在这个七月,孩子的热情与青年的朝气碰撞,绘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图为数学学科素养课程图片数学学科素养课由团队成员杨辉主讲,他以空间观念为出发点,带领同学们认识平面、立体图形,表达位置关系,层层深入,循循善诱。此次授课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形成空间想象力,让想象与现实碰撞,激发同学们对几何数学的兴趣。此次授课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整,将数学思想与数学应用意识合理融入教学的各个方面,以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图为心理健康素养课程图片心理健康素养课由团队成员刘莉菲主讲,她从播报自己的心情出发,讲述了积极情绪带来的良好效应以及如何调适消极情绪,激发积极情绪。能敏锐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及时应对消极情绪带来的影响,是一项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技能。本次授课有利于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用心引领,助力双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合照图片团队成员们个个精神饱满、激情满怀,课堂设计新颖、教法灵活、环节紧凑、教态自然。课堂上,精妙的情境设置带大家畅游知识海洋,师生之间的思维火花不停碰撞,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生对课堂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展现出积极阳光的精神风貌,真真正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实践队此行目的是通过开展课堂类公益服务,给农村小学的学生全方位普及包括但不限于学科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农村儿童素养、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减负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