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巧萌)为促进青少年儿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获得感,培养其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教育,提高文化艺术素养。7月5日,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萤火志愿服务团深入城阳区城阳街道阳明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手工风筝制作趣味小课堂。活动开始前团队成员组织孩子进行签到并排列座位。在进行课堂热身、了解基本的课堂纪律后,主讲队员小卢老师用谜语引出课堂内容。从东周春秋到东汉南北朝,从墨翟、鲁班到蔡伦,老师采用互动模式讲解纸鸢的发展历史,用图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不同类型风筝的差异。通过课堂提问,从对古人放风筝的思考中引出孩子们对理想的展望,鼓励孩子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最后在团队的组织下,进行纸鸢艺术创作,孩子们将理想绘制在纸鸢上,放飞在空中。

图为团队队员引导孩子进行签到。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主讲老师用课件引入课程。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为防止桌面颜料沾染分发报纸为纸鸢绘画做准备。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分发纸鸢绘画所用教具。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团队队员对已经回答问题的孩子用贴纸进行课堂激励。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孩子在纸鸢上书写自己的理想,团队成员协助完成。 通讯员 薛如飞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提供帮助。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家长与孩子共同在纸鸢上绘画。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三位小朋友穿汉服参与活动。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结束时的合照。 通讯员 殷彤彤 供图
责任编辑:张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