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地研学,增强理想信念

    “循党史探规律,立科技强创新”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武汉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7月15日正式开始。为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团队成员和吴小龙辅导员一起首先来到了实践第一站——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是1911年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是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的震惊世界的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上午九点,团队成员到达了辛亥革命博物馆,该博物馆共分为五个展厅,第一展厅名为晚清中国。刚一进展厅,南京条约、虎门条约、黄埔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伊犁条约等晚清一条条不平等条约被刻在墙上,墙面向内倾斜,成员们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中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被深深地震撼。《辛丑条约》签订的场面复现更是让大家看到帝国主义谈判代表们丑恶的嘴脸。同时更令成员们感到,正是当时中国的种种弊政、封建专制导致国家的落后屈辱,迫切需要转型变革,于是辛亥革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
    在革命思想传播上,孙中山从领导革命的实践中认识到,要唤起民众起来革命,首先要开启明智,进行革命宣传。为此,革命派积极致力于革命思想的传播,于是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第二展厅,团队成员们可以看到如章士钊、陈少白等革命英雄创办的《国民日日报》、《中国日报》等报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抨击君主专制,揭示帝国主义侵略,鼓吹反清革命。革命英雄以报刊为阵地,针砭时弊,发表了许多影响较大的文章,发挥着“笔震千军”的力量,为初期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武汉经汉口开埠、湖北新政,逐步成为一座近代化的城市,在这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党人具有“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爆发革命的时机成熟了。
    通过今日在辛亥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团队发现,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抚今追昔,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立科技强创新”在中国从来都不是口头上的说明。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前路不会平坦,在未来,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更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时间:2022-09-04 作者:公共管理学院赴湖北武汉社会实践队陈星彤,欧倩茵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山东大学“寻绿践行”调研团-烟台莱州调研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 “投身支教,磨练自我”
  • 学习百年党史 建设红色湛江
  • 为了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思政课建设、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社会大课堂
  • 09-04
  • 结伴前行|“盲盲”人海,你是我的眼~
  • 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赓续青春薪火,传递青年新声”调研宣讲
  • 科学教育进乡村,共筑乡村教育梦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