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街道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中国多彩大学生网南通8月5日电(通讯员李飞扬)

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调查人们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八月五日下午,在南通某小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垃圾分类·青春助力”对居民们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的抽样调查。

炎炎夏日中,各位小组成员四处奔波,顶着大太阳,向路上行走的,坐着乘凉的,闲聊唠嗑的小区居民们分发调查问卷并且一一介绍了我们的活动内容。大多数居民愿意为这小小的要求而停留驻足几分钟,完成一张简单的调查问卷,我们的工作受到了大家的积极配合,原本热的冒汗的下午也变得不那么难熬了。垃圾分类这一位行为细化了分类投放并规范了收运行为、分类处置等,明确了法律责任。垃圾分类虽然事小但成效大,对于不能降解的垃圾可采用变废为宝的方式。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并不难,只需做到了解垃圾分类,然后在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行动便已经算是做的很好了。

活动前,我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在社区范围内张贴宣传海报及活动通知,上门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100多份,意图提高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使得垃圾分类深入民心。同时志愿者们协助居民完成调查问卷,并且在楼层大门张贴垃圾分类的定时定点温馨提示,告知居民小区定点垃圾分类投放的方式与时间点,通过耐心的解释和指引争取得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务求令活动信息覆盖全社区,提高居民参与率,营造良好的宣传气氛。此次的垃圾分类宣传,使得各小组成员对垃圾分类有了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也同时明确了垃圾要进行分类的态度,促使各成员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素养和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还能够以此更好的更快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实践结束之后,各成员将收集来的垃圾分类调查表进行了大数据统计与比较,并且将各类结果进行了因果关系的分析与评价。不难发现对大家对垃圾分类稍有欠缺,而相对而言,青年人对垃圾分类的了解会更多一些,老年人则了解较少。同时青年人对于垃圾分类的态度大多数是表示支持态度。对于居民方面,大家大部分是支持垃圾分类的,但绝大部分人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能做到垃圾分类的却一半不到。在各种渠道上,垃圾分类的推广做的较好,但同时垃圾分类的公用垃圾箱的应用还没有大范围的普及,人们垃圾分类的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其次对于垃圾的分类,大部分人也没有非常清楚的了解,这就有可能引起垃圾分类时的错误,从而导致花费时间二次分类。而对于垃圾分类的福利措施,在前期适度的力度加大我认为也是较好的选择。但较好的一点是大部分去实行实施垃圾分类的人都是出于自愿,不愿破坏环境,同时也多是为了垃圾的再利用等。对于人们对垃圾分类尚未彻底了解的原因,从统计来看,多数人认为本身公众环保意识仍然不够强,其次宣传尚不够到位。政府方面没有规定明确制度,使大家不能较准确的实行。同时群众认为环保意识差,工厂排放污染也是环境污染发生的两大原因。守法意识差,人口膨胀,政府原因,周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是环境污染现象发生的原因。总而言之,对于垃圾分类的希望占多数,希望对于垃圾分类这一方向的改进和处理能更进一步。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居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基本物质条件。然而,日益增加的垃圾正在不断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垃圾分类可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更能够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时间:2022-08-31 作者:李飞扬 来源:李飞扬 关注:
  • 广州新华学子三下乡:采访全国种粮大户李志新,守望稻田担使
  •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食品安全入我心
  •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一系列的决策部署,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隐患排查,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基层食品安全有力屏障
  • 08-31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