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基层社区 调研防疫民情

调研疫情社区工作,了解困境与挑战

什刹海街道白米斜街社区内住户以老人居多,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最多时社区内有1000多人。8月8日午后,实践团成员来到社区服务站进行采访工作。当问及疫情对社区工作带来的影响时,两位工作人员首先表示,突如其来的疫情令居委会的工作日益增多,不仅要管理百位居民的核酸检测工作,还要处理隔离人员的家中琐事。“当社区中出现疫区返京人员时,不仅要将返京人员带领到隔离地区并进行安顿,同时也需要帮助他们照顾好家中的花草,帮助他们喂猫、遛狗等等。”当问及居委会能否可以招募到党员或者是否有措施来缓解人手不足的情况时,工作人员表示,社区内招募党员作为志愿者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但同时他们也需对志愿者的安全进行保障,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考虑,很难去招募志愿者进行长期疫情工作的处理。由此可见社区工作人手不足,事情繁琐,人事关系复杂是疫情下的常态。“很多七八十岁的社区党员在疫情期间都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虽然我们出于对老人的身体健康考虑谢绝了他们的要求,但他们的好意令我们非常感动。”来自社区服务站的王女士这样说到。
通过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疫情对于社区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但他们仍对生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极大的成就感,高度认可自己的工作,认为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坚守,就是对党的忠诚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最好诠释。谈及这一天的调研,实践团成员李思滢认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反馈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原本设计好的很多问题,其实并不能起到调研真正的作用,我们把一切都太理想化,美好化了。工作人员指出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从未考虑到的,在今后的调研中应当更为注意。”
 
走进餐饮服务,倾听民众心声
在疫情的影响下,餐饮业受到的冲击尤为庞大,8月11日,实践团成员再次走进胡同,对一位咖啡店的店主进行了深入采访。店主表示,2022年的上半年,咖啡店因疫情影响停业了整整两个月,复工后由于不能堂食,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他只好选择关停部分门店,这无非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不光是我们的咖啡店,我所了解到的这一带的餐饮店利润都大幅下降,像我们一样入不敷出的并不在少数。这样的日子令我们感到十分担忧,希望在政府的努力下,我们能够早日恢复以前的生活。”咖啡店主如实说到。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由于疫情反复,餐饮行业总是面临客流量减少、营业收入下降等问题。在合理放开堂食之外,提振消费信心;完善减免租政策;财税支持、稳岗支持等,都是助力餐饮业“早日回血”的有效途径。6月初,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明确自7月1日起将住宿餐饮等七大行业纳入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范围,切实地为餐饮服务业进行了减压,刺激了行业的复苏。
 
回顾调研历程,不忘寻访初心

本次调研令实践团成员们感触良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调研的数据收集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将近40°C的高温下进行采访,几乎很少居民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也有居民因为各种顾虑拒绝回答问题;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在百忙之中才能抽出空来接待我们,而他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是我们当初不曾想到的。一句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饱含了无数的汗水与心酸。实践团成员中也有很多担任过防疫志愿者的同学,但我们从未想到那时的辛苦或许只是社区工作者的冰山一角。“崛起是万众一心的事业。”如今,在二十大即将到来之际,作为祖国的青年,真切的体悟了疫情之下居民与社区工作者的我们,希望能够更多的真切的参与到防疫工作当中去,发扬华农学子的风骨,为改善居民和防疫工作者的处境尽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在耕读路上不断前行。
 
时间:2022-08-28 作者:李婷薇 张家源 余涵 张茗蕊 房亚锟 李思滢 杜溥泉 李天鸿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北京市社会实践团 关注:
  • 暑期实践:“为老服务”为老人,华政学子实地走
  • 西农学子三下乡:学习革命历史,缅怀先烈精神
  • 西农学子三下乡:党建引领谋发展,青春助力促振兴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