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7月30日,太钢“公众开放日”再一次接待了一批市民和机关团体的参观,其中就包括了来自北京科技大学启星·流明小队的成员。
太钢集团开办这项活动则是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以及机关团体更多地了解太钢,认识太钢,推动太钢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小队队员跟随讲解人员首先来到了渣山公园。在讲解员的话语中小队队员得知,1983年,“当代愚公”李双良同志退休后,主动请缨治理渣山,搬掉了占地约两平方公里、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建成了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大花园。渣山公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环境教育基地”、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太原市“渣山公园”。

图为实践队在听讲解。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 摄
之后便是著名的5号高炉。5号高炉是冶炼铁水的主要装备。高炉容积为4350立方米,炉体高23米,主要生产工艺是将焦炭、喷煤、氧气作为加热物,将矿粉烧结块矿加热至1200℃熔化为铁水。据介绍,该高炉每天可生产铁水1万多吨。
图为实践队在参观。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 摄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也同样令人震撼,这一中心主要是负责回收处理太原市尖草坪地区居民及流经北涧河、北沙河的生活污水,每天处理能力达5万吨,处理后的水质可达到工业循环补充水的标准,全部回用于生产。
据讲解员介绍,太钢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心采用了最先进的生化反应处理工艺MSBR和国际上最先进的双膜法技术生产出了不可多得的中水和工业用除盐水。而且工业“纯净水”远不只用于工业生产,还可用于厂区的绿化浇灌、道路抑尘等方面。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有价值、有作为的钢厂,不仅要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还要与所在城市与社会实现功能互补、相互融合,成为生态共同体。太钢在钢铁行业所开启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回用之先河,生动诠释了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争当钢铁行业节水典范的不懈追求。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小队成员又见到了太钢2250毫米热连轧生产线。刚一走进车间,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成员们纷纷感慨:“在这里工作的工人们真是太辛苦了!”虽然太钢的热连轧技术在国内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是太钢热连轧厂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积极思考未来规划,寻求更大的跨越。
在未来,太钢将对标中国宝武旗下的热轧产线,找差距,补短板,创一流。在稳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全方位全流程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整体经营绩效最大化。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升级工作,强化以质量为中心的职责监管体系,做实质量管理精细化。
最后,小队成员参观了冷轧宽幅生产线和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太钢的冷轧宽幅生产线是世界最大、工艺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冷轧宽幅不锈钢生产线。”当说出这句话时,可以明显看到讲解人员脸上的骄傲与自豪。
而有40多家海内外知名加工企业入驻的不锈钢工业生态园更是令人看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充分结合的太钢集团。
“宽阔笔直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色,高大齐整的厂房,穿梭往来的蓝工装。这是车子驶入厂区后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用整洁有序来形容,恰如其分。一上午的时间,我们参观了渣山公园、热连轧厂2250生产线、不锈钢工业园等地。特别是当我站在热连轧厂2250生产线的厂房中,感受着宏大的生产场景,看着滚滚赤红的钢坯在经历生产线后变成一卷卷硕大的不锈钢卷,再经过加工甚至可以如头发丝般精薄的产品时候,心中激荡出无限的敬佩与自豪之情。”来自山西的实践小队队员张晓这样表示。
“氢春跃动、碳寻钢蕴、绿启新程、智行极致、零创未来。”在碳园,小队成员拍下这几个刷在墙上的彩色美术字。这是太钢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走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也是太钢成为“全球不锈钢业低碳发展旗舰”的必由之路!
(通讯员: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