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看“乡村振兴,文化先行”
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8月4日讯,由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生组成的“访百强乡镇,摹振兴蓝图”暑期社会实践团吉林小分队,前往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下简称前郭县)进行实地调研。
在前郭县文旅局的组织、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拜访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郭尔罗斯博物馆、郭尔罗斯民族乐器厂、松原市乌银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前郭县鼎润文化民族事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成吉思汗文化园内建设的“宝格达”非遗文化馆、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五个地点。
在郭尔罗斯博物馆中,讲解员为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馆内展品。整个博物馆展区主题鲜明,布局清晰,分为历史展厅、民族民俗展厅、自然资源展厅共三大展厅,对整个前郭县的情况进行了整体而全面的展示。
在郭尔罗斯民族乐器厂,实践团队初步了解了马头琴制作流程和马头琴产业基本情况。乐器厂以马头琴制造加工为主要产业,同时是马头琴制作工艺的传习所。一批批学员在此学习马头琴制作工艺,为这项非遗手艺传承做出了贡献。不巧的是,实践团队拜访当天恰逢学员放假,没能目睹学习的场景。
在乌银民族服饰有限公司,实践团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谈。负责人指出,蒙古族传统服饰穿戴繁琐,应用场景较少,与活动或舞台表演等团队的合作只能恰好维持这个小型企业的正常运转、形成平衡局面。他们正在积极通过与现代服装结合、开发相关周边饰品、在网络媒体上宣传等方式寻求突破。另外,负责人还提到,因为大多数学习者难以耐住寂寞纷纷离去,工人人数不多,服装产量不高,难以扩大销路;而且工人的年龄都比较大,分布在三十岁到八十岁之间。
在“宝格达”非遗文化馆,实践团注意到了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作为吉林省名牌产品,“冰湖腾鱼”牌鱼皮画极具魅力。它不仅是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上的明星产品,也在北京冬奥会上作为献礼产品吸引了众人目光。以鱼皮画制作技艺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拉动了周边经济发展。
在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实践团进一步了解了前郭丰富的非遗资源。前郭县现已挖掘整理14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10项列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59项列入省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查干湖文化生态保护区。
实践团队在前郭县的调研完满结束,团员们感觉开阔眼界、受益匪浅。
前郭县始终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在文化挖掘、传承、发扬方面持续深耕。目前,前郭县的非遗文化气息浓厚,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更加丰富,对推进文化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充分说明了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中五项标准之一,也是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幸福感的需要,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强大力量。
前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前郭县非遗产业以“服务”为主要定位,宗旨在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滋养乡情;而非以“盈利”为目的;非遗文化传承还是主要依靠“信念感”“使命感”。从事非遗文化产业相关工作难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是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学习手艺、以此为生的重要原因。希望未来前郭县能够通过探寻更多非遗传承新方法,让非遗文化不只留下来,还要火起来,成为文化振兴乃至乡村振兴的灵魂。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访百强乡镇,摹振兴蓝图”暑期社会实践团,发稿人李杨
时间:2022-08-23 作者:李杨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 关注:
- 人物专访——张黄镇团委书记马欢
- 天刚刚放晴,太阳自云后探头,泄了一片华光,和和暖暖,撒在两旁街道的屋顶砖墙上。伴着凉爽微风,我们来到张黄镇进行走访调研,考察当
- 08-23